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5月2日讯(记者 杨彦春 包玉霞 郭韵)近年来,武山县山丹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农业农村发展硬任务,主打绿色产业发展“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同时,有效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助推乡村振兴结硕果。

赵山村作为山丹镇的边远山区,地势高,水资源匮乏,如何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增强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扩大特色产业的规模一直困扰着村党支部专职化书记包力成。为此,他从去年6月份开始就和村班子研究商讨发展之道,并多次到外地学习考察。最终,决定流转10亩撂荒地,进行整治后栽植药材苗,在荒山种下希望。“赵山村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现在村上打算以合作社为依托,吸收村上种药材的能手、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闲散劳动力,以此来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打好坚实的基础。”包力成说。

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山丹镇刘屲村积极探索发展之道,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特色产业,作产业发展的“媒人”,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类项目和资金支持落,为促进村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刘屲村结合党员分类管理和撂荒地整治工作,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步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刘屲村党支部书记苏筱山介绍,村上通过增强对特色产业的支撑力,让群众真正看到实惠,预计到2021年底,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如何让乡村振兴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山丹镇堡子村尝试通过产业培育增加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效,为乡村振兴再添动力。“堡子村现有苹果园2300余亩,因去年苹果价好,今年新增果园200余亩。去年60%的苹果由青露果蔬有限公司收购,40%的在网上销往全国各地。”堡子村党支部书记马仓红介绍,村上在原先蔬菜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果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添加动力。

“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过程中,山丹镇将着力解决让农业以兴旺的产业为支撑向高质量发展、农村以宜居的生态为导向向高要求发展、农民以富裕的生活为起点向高标准发展这些问题。”山丹镇扶贫站干事马亚红介绍,通过多方考察求证,山丹镇形成了山区药材种植、川区果蔬种植、劳务输转等多种收入渠道,促进农村产业高标准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有效推进,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天水在线编: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