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一件不同寻常的红色物件——干粮袋(图)
(2021/4/23 17:20:22)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4月23日讯(记者 王跟萍 薛妍 郭韵 王越)干粮袋,古已有之,通常在人们长途外出之时,用于储存食物。在天水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刘坪党支部的陈列柜里,珍藏着一个底部大、上端小、长约15厘米的土灰色干粮袋子。干粮袋子上顶端可以束口,由于年久,束口的带子已经不在了,袋子的背面还用皮革缝制了背带,就是这一普普通通的干粮袋,却让我们见证了红军长征的一段珍贵的记忆。

  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先后两次经过武山的马力、鸳鸯、榆盘、高楼、桦林、山丹、滩歌、龙台、四门、沿安、杨河、温泉、郭槐、洛门、龙泉、咀头等乡镇,传播马列主义,宣传“抗日反蒋”的主张,发动群众,减租反霸,摧毁反动政权,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组建县、区苏维埃政权,活动时间长达50多天,撒下了革命火种。红军所到之处,给群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借用群众的东西,临走时都放置得很好,一物一件不差。临走时,留下了许多纪念物品,这个干粮袋就是其中的一件。

  这样的干粮袋结实耐磨,轻便易收纳,容量较大,能装约20斤的粮食,实用性强。长征期间,红军就是依靠干粮袋装青稞炒面等食物,才通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最终完成胜利会师,奔赴陕北。

  据原刘坪党支部书记刘尚恭的侄子、老党员刘尚谦儿子刘茂子介绍,这个干粮袋就是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曾经用过的,是用水牛皮做成的,坚固耐用,还可以防水防潮。原刘坪党支部书记刘尚恭曾收留了四名长征途中的遗留红军,这个干粮袋便是其中一人留下的物件。

  【记者手记】“民以食为天”。该干粮袋作为过去艰苦岁月行军的必备装备,更是珍贵历史的见证。时至今天,干粮袋仍有其实用价值。可以用来日常储存大米不长虫,也可以用来户外采集储存食物、野外初步过滤水的杂质、装长工具等。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麦积飞天” “麦积飞天”空降马跑泉公园婚庆 “麦积飞天”在麦积区商埠路步行 “麦积飞天”在麦积区马跑泉市政 “麦积飞天”空降麦积区商埠路步 “大地湾女神”首次回到大地湾(图 “麦积飞天”首次空降麦积区演出 “大地湾女神”2021年首演如期而 “麦积飞天”2021年首演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