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武山县“四种培训模式”提升劳动力技能(图)
(2019/3/11 11:30:21)  来源:武山县信息中心  打印本页

  为了实现精准培训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武山县将技能培训与实际需求有机相结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的思路,通过创新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劳动力技能培训质量,实现了贫困群众就业有技能,致富有门路。

  一是集中办班“点对点”培训。依托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让群众主动“点菜”,对群众有普遍需求的务工技能和种养技能采取集中办班的方式开展培训,同时,群众还可以“点师”,根据以往的培训经验,群众可以对培训组织部门建议他们喜欢的技术专家作为培训教师。选择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也可以为群众提供的培训“菜单”,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点餐”,培训结束后,职培训机构对学员培训的效果进行职业鉴定并颁发职业培训证书,形成了职业教育、就业、鉴定为一体的培训体系。2018年,共举办贫困户劳动力电工、焊工、挖掘机、装载机、农家乐、电商、家政服务、手编工艺、中药材、乌龙头等集中培训班30余期,共培训群众1500多人次。

  二是深入群众“面对面”辅导。依托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紧紧围绕实用致富技能提升,整合培训资源,委托培训机构深入到村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到村培训,全面提升了培训的广泛性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技术不足的问题。2018年,共开展了种养殖、果树修剪、为贫困群众现场手把手修剪果树800多亩,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是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为了切实提高群众动手能力,组织农业科技人才将农业科技带到群众田间地头,手把手为群众传授生产技能,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有效益,真正打通了职业培训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路。为了推动农业科技的长效性,为每一个村选派了一名农业科级特派员,为群众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县扶贫办和农业局进一步组织全县的农业科技人才成立了“科技小分队”,在各村田间地头进行巡回指导,为武山中药材、架豆致富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是外出考察“实打实”观摩。坚持把学习借鉴先进地区、行业的经验和做法,作为学习先进经验,缩小差距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走出去”学习取经,让他们实地感受当地的干部群众发展观念、思路和致富方法措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要求。2018年以来,先后组织211多名有志青年到福建榕中、兰州、平凉、陇南等地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组织各乡镇扶贫干部、村干部到陇南考察村容村貌整治;组织251名贫困户赴陇南康县、天水、漳县考察学习中蜂养殖、乌龙头种植、果树栽培,极大的提高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能力。

(武山县“四种培训模式”提升劳动力技能)

(武山县“四种培训模式”提升劳动力技能)

(武山县“四种培训模式”提升劳动力技能)

(武山县“四种培训模式”提升劳动力技能)

(武山县“四种培训模式”提升劳动力技能)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己亥(2019)年春祭伏羲之送神仪式 关于本届天水年,我们的思考是这 莲花镇上演社火闹元宵(图) 己亥(2019)年春祭伏羲典礼(图) 古城天水正月十五灯如海人如潮(图 己亥(2019)年春祭伏羲秦腔公演(图 己亥(2019)年春祭伏羲之迎献饭仪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图) 天水伏羲庙举行2019年春祭伏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