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勤学深入桦林、鸳鸯镇督查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陈咀村地处桦林镇北部高寒山区,虽然还没有到冬天, 但一下雨已经有些寒冷。在联系户赵银成家里,马勤学与他围炉而坐,深入了解中药材种植发展情况,细算今年的收入账,仔细询问子女在外务工等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坚定信心,解放思想,继续大力发展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早日脱贫致富。马勤学特别嘱咐赵银成,照顾好身体,避免过度劳累,身体不舒服要及时与家庭签约医生联系,脱贫奔小康不能累垮了身体。

在陈咀、土家山自然村组,马勤学在村内边走边看,并与帮扶单位负责人、镇村干部、第一书记不时交流,详细了解村容村貌整治、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工作情况。马勤学强调,要坚持科学规划,坚决杜绝搞形象工程,围绕村庄和群众生产生活习俗,更多保留古朴风格和文化元素,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全过程,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要教育引导群众,按照“安全、有序、高效”的原则,及时拆除村内残垣断壁、塌房烂院、危旧柴棚圈舍,不断加大农村改厕、改圈等工作力度,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文明有序的美丽乡村,为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提供有力保障。要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加快建设和搬迁入住进度,不断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切实把这件惠及广大贫困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在鸳鸯镇费家山佛家岘自然村的田间地头,马勤学与正在劳作的农户详细交流,仔细询问种植产业结构规模,详细了解今年收入情况。他强调,镇村两级干部要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提高服务能力,引导群众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富民产业培育力度,帮助群众算好收入账,扶持鼓励群众发展豆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切实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易地扶贫搬迁是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在兰沟新村,马勤学详细查看了搬迁点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并随机走进郝继平、赵双红家里,详细了解他们的搬迁后住房、吃水、就医和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情况。马勤学强调,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统筹抓好后续服务管理工作。要加快完善卫生室、办公用房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安全感和获得感。要妥善解决好搬迁后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确保所有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