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打好脱贫攻坚战】武山县全面提振脱贫攻坚信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图)
(2018/3/21 9:19:57)  来源:武山县扶贫办  打印本页

(脱贫讲习所内分享致富经验)

  武山县立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理清“树立一个信念、采用两个办法、培养三个意识”的工作思路,把加强思想扶贫、转变群众观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作为扶贫的根本性举措,找准“病因”、开出药方、根治贫困“顽疾”,切实提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和能力,为2018年整县脱贫目标任务保驾护航。

  树立一个信念,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说到底还要靠贫困群众自己,武山县采用一系列手段,让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脱贫光荣的精神信念,让广大群众明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勤学为脱贫之星颁奖)

  一是评选表彰一批脱贫先进,推进典型引领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武山县涌现出了一批脱贫致富典型。2017年,武山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从全县评选表彰了一批“脱贫之星”,这些“脱贫之星”都有事迹典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具有可推广性的特点,其事迹在全县各行各业引起了强烈反响,县委县政府计划春季前后在全县开展覆盖所有贫困村的“脱贫之星”巡回宣讲活动,在全县掀起学优秀、赶先进的热潮,凝聚苦干实干巧干的强大正能量,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是编印一本《扶贫手记》,培育脱贫光荣精神。2017年,武山县组织编印了《扶贫手记》一书,把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致富能手、驻村帮扶感悟、贫困村新变化等编撰成书,印刷2000余册并下发全县各单位和344个行政村,群众普遍反映《扶贫手记》内容接地气,真实,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指导性。《扶贫手记》一方面是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亮出党性,变“要我帮扶”为“我要帮扶”,主动投身到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另一方面是广大群众不屈不挠,不向贫困低头,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争当“我脱贫我光荣”的典型,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

(快板《家乡走进新时代》)

  三是组织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力更生精神。武山县文化、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经常性开展文艺节目下乡等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贫困群众脱贫光荣、致富光荣的理念,取的良好效果,快板《走进新时代》等节目得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把十九大精神、争先脱贫致富的武山新时代形象鲜活的表现了出来。

  采用两个办法,内强精神,外强素质。贫困群众都具脱贫欲望不强、缺技术、缺资金等一系列很具体的困难,武山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采用内强精神、外强素质,内外兼修的办法把贫困群众的自身能力激发出来。

  一是采用正向激励的办法建立激励政策和机制。尽量让群众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办法劳动中尝到甜头,通过这种方式让贫困群众明白,虽然党和政府很关心他们,但也不能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必须靠劳动、靠奋斗过上好日子。武山县每年列支财政资金1000万元,扶持贫困群众种植架豆、中药材5万余亩,平均每亩增收4000元左右,极大的促进了贫困山区富民产业培育进程,是通过生产奖补提升群众内生动力的典型事例。

(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人员培训)

(果树栽培管理培训)

  二是采用提升技能素质、政策支持的办法增强脱贫致富能力。贫困群众的困难大都很具体,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想法、缺思路等问题,武山县围绕这个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办法,通过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等办法全面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2017年,武山县通过农业、林业、畜牧、商务、扶贫、妇联、残联等单位开展一系列的培训,通过深入摸底调查需求,一人一策,按照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培训种植、养殖、务工、电商、维权等技能知识,整合培训资源,全年共培训贫困群众1.3万人次,保证了群众提升自身素质的需求,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提升脱贫能力方面,资金支持很重要。目前,全县344个扶贫互助协会入会农户3.3万户,其中贫困户14847万户,互助资金及“双助贷”总额2.66亿元,发放2.55亿元,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是培养三个意识,竞争意识、积累意识、计划意识。很多贫困群众想要脱贫、想要致富,可是缺乏竞争意识、积累意识、计划意识,导致脱贫没有目标、创业缺乏积累、发展产业缺乏计划。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武山县各级干部有意识的在贫困群众中培养“三个意识”。一是打破贫富均衡,培养竞争意识。帮助肯吃苦、有干劲的贫困群众先富起来,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有比较才能看到差距,看懂差距才有动力,这样就会形成自强自立、努力争先的小环境和好氛围。二是鼓励开源节流,培养积累意识。在全县广大农村积极开展乡风文明、树新风正气活动,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杜绝攀比心理,节俭办红白喜事,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发展生产方面,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精神生活丰富多彩,钱袋子鼓起来了,赌博、酗酒等恶习基本绝迹。三是制定脱贫计划,培养计划意识。通过帮扶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单位深入摸底调查,和群众谈心交流,和每户贫困户一起制定了脱贫计划“一户一策”,什么时候脱贫、今年种什么、发展什么产业等等都一清二楚,让群众明白,干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在实践中培养群众的计划意识。(通讯员 石磊)

(乡村文化墙)

(乡村文化墙)

(乡村好人榜)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

 

摄影相关图片
三月的天水,玉兰花开正艳(图) 天水伏羲庙春祭精彩纷呈(图) 天水自古出女神,有诗为证(图) 天水白娃娃烨冉(图) 天水的年是一场全民狂欢!(图) 这样的天水年,是否如你所愿!(图 自由路的玉兰已经含苞待放(图) 戊戌年春祭伏羲之送神仪式(图) 为浓浓的秦州年点赞(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