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洛门镇出发,沿着洛礼公路一路向南,放眼望去,一座座蔬菜大棚汇聚成了一条银色大河挟裹着南河缓缓流淌,公路上载满莴笋、番瓜等各类蔬菜的运输车辆络绎不绝,远处传来了菜农们爽朗的笑声……

大南河流域是我县设施蔬菜种植的发源地,也是天水市确定的现代农业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区。该区域主要涉及洛门、杨河、沿安、四门4个镇25个村,总耕地面积14.5万亩,其中川地9590亩,山地13.541亩。南河流域川道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渠系配套完善,适宜设施蔬菜、菜粮间套复种互补等高效种植,南部山区属高寒二阴冷凉湿润气候类型,无霜期较短,145-160天左右,适宜耐寒作物及正茬蔬菜种植。

近年来,南河流域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以发展蒜苗、莴笋、西红柿、地膜洋芋及复种地膜菜瓜、架豆等特色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为重点,已建成蔬菜高效模式标准化生产基地5.2万亩,2016年蔬菜总产量16.5 万吨,实现总产值2.6亿元,主要种植的蒜苗、莴笋、菜瓜、架豆4类蔬菜产品已被农业部认证为绿色级A产品。

目前,洛门、四门河谷川区主要以蒜苗、莴笋、黄瓜等蔬菜种植为主,主要推广“蒜苗—莴笋”、“ 莴笋—黄瓜”高效种植模式,种植面积1.2万亩,平均亩产值达1万元,主要产品蒜苗、莴笋、大棚黄瓜以其质优味美而远近闻名。杨河、沿安、四门浅山半干旱区适宜发展高寒冷凉蔬菜,山川互补,相互推动,大力发展正茬架豆种植、油菜地复种架豆、麦后复种菜瓜等多种模式,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技术配套病虫鼠害综合防治,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平均亩产值3500元,形成了“一村一品”区域规模生产,逐步树立起了大南河绿色蔬菜品牌,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成为山区农民的增收重要渠道。

大南河基地绿色蔬菜成了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大南河基地绿色蔬菜成了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大南河基地绿色蔬菜成了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大南河基地绿色蔬菜成了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大南河基地绿色蔬菜成了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