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脱贫攻坚】武山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图)
(2017/3/6 11:40:29)  来源:武山县信息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武山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深化脱贫攻坚、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的突破口,举全县之力开展交通大会战,建成农村公路2188公里,全县通车总里程达2250公里,15个乡镇全部通了沥青路,投入8.9亿元,新建通行政村水泥路1352公里、自然村砂化路613公里,实现了行政村通水泥路全覆盖,群众世代期盼解决的行路难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突破,以国、省、县道为主框架,通乡公路为枢纽,通村公路为补充的“五纵四横”公路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为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提供了强大支撑。

武山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一是以“通”为纲做规划,布好“循环网状图”。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任务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指标要求,按照优化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编制《武山县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和《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精准扶贫交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做到“五结合、五优先”、“两注重”、“一提高”,即坚持与国、省干线道路规划相结合,优先建设断头路、联网路,注重做长线,形成网络化;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优先建设贫困村道路,切实加快脱贫攻坚进程;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优先建设蔬菜园区、特色产业基地、旅游景区道路,强力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农村客运事业发展相结合,优先硬化拓宽已开通客运班线的通乡通村公路,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与农村发展实际相结合,优先建设覆盖面广、受益人口多、辐射带动作用大、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道路,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做到安保设施和绿化美化配套“两注重”,与公路建设规划同时设计、同步建设。适当提高公路路基标准,将公路路肩由0.5米增加到1.5米以上设计并建设。全县农村公路规划网状图,像一条条“输血”、“造血”的毛细血管,联接起每个村庄、承载着脱贫致富小康梦。

以“通”为纲做规划,布好“循环网状图”

  二是以“优”为先建项目,赢得“质量万里行”。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建立三项机制,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放心工程。一是坚持责任化包抓。建立县四大组织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每一处建设工程都确定一名县级领导负责抓进度、搞协调、解难题,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期,在雨季来临之前加紧施工,主管部门在冬季提早做好前期工作,为项目早开工、早建成赢得了时间。二是实行旁站式监管。在委托专业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的同时,推行工程技术人员蹲点现场、跟班作业的“旁站式”监管,做到了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监管质量,并专门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老党员、村民代表担任义务质量监督员,现场对施工工序、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把关,工程建设质量得到充分保证。三是落实淘汰制考评。坚持工程招投标企业动态管理、优中选优,开展交通建设项目质量评比,全面推行“末位淘汰制”,对在评比中施工管理不严、建设质量不优的施工单位,三年内取消县内建设项目投标资格,不允许参与县内项目建设。通过严格质量管理,使每条农村公路都成为群众称赞的样板路、精品路。

以“优”为先建项目,赢得“质量万里行”

  三是以“引”为重聚合力,打通“最后一公里”。积极宣传引导,多渠道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为项目建设打基础、做配套、消“盲点”,合力扩大项目建设成效和覆盖范围。一是群众“投”。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道路建设,主动投工投劳2.6万个工日,在土地占用、附属物拆迁、机械车辆投入等方面积极提供便利。如在山丹西梁公路建设中,乡村干部吃住在工地,和群众一起肩扛背驮、日夜奋战,提前完成路基和铺砂,有力节省了建设成本和时间,创造了在全县学习推广的“西梁公路精神”。二是财政“补”。县财政每年落实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年,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实施了60个贫困自然村道路砂化工程,硬化村组道路206公里,弥补了自然村、产业基地不通公路的“空白”。三是企业“垫”。采取“企业垫资、先行实施”的办法,对城沿公路等条件成熟、群众迫切、涉及面广的道路提前实施,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四是多方“筹”。充分动员和发挥社会力量,积极争取省、市双联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建物资,动员武山籍在外人士、民营企业家捐资,建成桥梁6座,道路9条5.7公里,打通了“最后一公里”,铺就了迎难而上的攻坚路、党和群众的连心路。

以“引”为重聚合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四是以“运”为本惠民生,构筑“幸福康庄路”。坚持路运一体,创新举措加快农村运输事业发展,服务群众增收致富。一是与客运同步。坚持公路修到哪里、班车就通到那里,将农村客运停靠站与农村公路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截至目前,全县85%的贫困村通了客运车,乡村公交车辆276辆、“村村通”农村小客车135辆。全县初步实现乡有客运站、村有简易站、路有停靠点,通村班线达到86条、运营车辆302辆,受益人口达32万人。二是与货运联网。统筹农村道路建设与商贸物流发展,建成县、乡物流货运配送中心46个,农家店324个,加盟网点2100多个,初步形成了城关洛门为轴、辐射城乡的物流货运网络,个体运输更是遍地开花,有力地带动了农村商贸繁荣、民生改善、产业转型。三是与产业配套。依托公路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配套建设产业路306条,实现了农资送到地头、客商进入园区、产品直达市场,促进了蔬菜、洋芋、全膜玉米、中药材、林果、畜牧等富民产业扩面增效,带动了乡村旅游、玉器加工、劳务经济蓬勃发展,实现了群众持续快速增收,一条条农村公路成为群众心坎上的幸福路、小康路。

武山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武山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武山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武山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摄影相关图片
古城天水的春天,从.....(图) 天水在线带你赶一场山货集(图) 天水鸡年的年味为什么辣么的浓? 天水市丁酉年春祭伏羲活动综述(图 天水伏羲庙第四天秦腔演出掠影(图 丁酉年春祭伏羲典礼(组图) 天水伏羲庙第三天秦腔演出掠影(图 丁酉年春祭伏羲之迎献饭仪式(图) 秦州区大门关峡村耍社火(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