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旅游“福”地——甘肃武山(组图)
(2016-7-17 9:58:42)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打印本页

  福,在中华文化中是美好的字。它代表着一切顺利,幸运。

  而“福”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又是当地旅游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

  6月23日,在国家4A级景区武山水帘洞景区内,张灯结彩,山歌缭绕,宾客云集,人头攒动,2016中国·武山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节在这里隆重开幕。景区广场上,舞狮、旋鼓、跑旱船、跑纸马……富有地域特色、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过后,约有3.8万人进入景区祈福纳祥、观光旅游。

  水帘洞·拉梢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祈福之意在拉梢寺大佛建立之初即已有之。有史可查,大佛为北周秦州刺史、陇右大都督尉迟回于公元559年所建。当时社会动乱,尉迟回塑造大佛,即是求佛“永保天下和平,四海安乐”。千百年来,水帘洞·拉梢寺以其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独具魅力的石窟艺术和聚祥纳瑞的摩崖大佛,承载着广大群众祈愿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的美好期盼。

  如今,每年祈福文化旅游节召开之际,也是全国各地嘉宾齐聚武山、祈福纳祥、共话发展之时。今年的祈福文化旅游节以“文化惠民、旅游富民”为主题,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祈福活动、秦腔演出、书法展、武山馆藏、书画精品展等系列活动,同时,还邀请了全国各地旅游企业和各地客商举行招商引资推介签约活动。

 (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在2016中国·武山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致辞)

  中共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介绍说,“武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武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打造省级旅游示范县和陇上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着力培育旅游精品,连续举办祈福文化旅游节,不仅成功打响了‘祈福圣地·大福武山’这一旅游品牌,也极大地提高了武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和带动了武山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近年来,武山县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形成了“红、黄、蓝、绿、墨”五彩四季游的旅游格局。即铭刻革命传统,发展“红色”纪念游;探寻石窟文化,发展“黄色”祈福游;体验温泉休闲,发展“蓝色”康体游;感受农家乐趣,发展“绿色”生态游;品味书画之乡,感触浓香“翰墨”情。旅游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县共有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3个。有一般景点52个,文物点469处,其中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

  武山县还积极打造了三大旅游精品:一是精品景区的开发,按照建设百万人景区的目标,加大了水帘洞祈福圣地的培育、打造。二是精品线路的培育,打造了四条旅游精品线路:以水帘洞、木梯寺、禅殿寺为主,开发了石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以温泉度假村、大草原为主,打造了度假养生旅游精品线;以卧牛山和老君山森林公园、慈云寺为主,打造了绿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以蔬菜科技园、洛门牟坪矮化密植苹果基地,龙台渔业养殖、油菜花基地,咀头高山大樱桃、苹果基地为主,开发了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是研制精品商品。新开发了“妙像弘福”、祈福扇等四大系列15种产品,生产了2万多件(个);同时,加大了鸳鸯玉雕件、饰品的开发力度,并在山丹镇新建了集研发、展示、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鸳鸯玉研发中心,研制新产品260多种。

  “景区越来越大,景点越来越美……”在南来北往游客们的赞誉声中,武山旅游业赚得盆满钵丰,实现了由量到质的华丽突变——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85亿元,同期分别增长31%、32%。今年武山县又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可以预见“大福武山”的名字将会更加响亮,会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旅游“福”地——甘肃武山

旅游“福”地——甘肃武山

旅游“福”地——甘肃武山

旅游“福”地——甘肃武山

旅游“福”地——甘肃武山

旅游“福”地——甘肃武山

摄影相关图片
夏日的古坡草原(图) 拍摄婚纱照的天堂!(图) 哈雷携手新丝路 平安牧场(图) 航拍平安牧场(图) 公祭伏羲大典(图) VR视角看伏羲大典(图) 伏羲大典网络直播(图) 伏羲大典之乐舞告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