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经济直通车】天水在线走进武山看农业(组图)
(2014-3-25 22:31:31)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经济直通车】

天水在线走进武山看农业

(图为武山县山丹乡车岸村村民车如红正在升级改造蔬菜大棚)

(图为高楼乡村民正在铺地膜) 

(图为武山县山丹乡车岸村村民车岁换正在为大棚西瓜浇水 )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按照《2014年全市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安排,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全市经济建设主题新闻宣传活动,对我市近年来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全面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营造浓厚氛围。3月24日—25日,天水日报、天水电视台、天水晚报、天水在线走进武山县,集中对武山县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采访。

武山县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打算

(高楼乡玉林沟顶凌覆膜示范点)

  2014年武山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按照稳粮生产保安全、提质增效促增收、强化基础惠民生、深化改革添活力的总要求,深入实施“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扎实推进“1461”扶贫攻坚工程,突出抓好武山“121356”(建成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加快河谷川道设施蔬菜和山区复种蔬菜2个片带填空补齐,抓好13个市级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建成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全膜玉米基地、中药材基地、蚕豆基地、优质小麦基地5个富民产业基地,加快城关清池、洛门南河、山丹周庄、马力北顺、高楼八院、鸳鸯包坪6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提质增效)农业重点工作,力争在农村改革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预期目标:农业增加值增长6%;粮食总产达到13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26元,增幅17%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9%以上;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万人以上。

(正在建设中的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

  一、围绕科技园区建设,辐射带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把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引领蔬菜首位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充分整合蔬菜、科技、扶贫、发改等项目资金,高标准建成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新建蔬菜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种苗推广、试验示范四大基地,完成核心功能区配套设施建设,园区供热系统、供水系统及园区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开展作物种植;引进并示范种植新品种20个,育苗1000万株。全面启动示范种植区建设,规划建设产业路4公里,完成灌渠配套8公里,新建钢架结构蔬菜大棚1000座。着力推进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迁建工程,年内完成交易区、饮食一条街、信息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蔬菜冷链物流中心建成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营,启动批发市场二期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蔬菜产业示范园,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可持续、一体化发展的好路子,辐射带动武山乃至全省蔬菜产业提速发展。二是狠抓蔬菜主导产业建设。以路渠配套、填空补齐为重点,着力推进国家级武山渭河川道10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以发展普通棚为主,实行填空补齐,新增蔬菜3000亩,重点扶持城关坡儿、洛门新龙两个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以打造提升清池韭菜、南河莴笋、周庄西瓜、北顺黄瓜、高楼辣椒、鸳鸯洋葱等六大核心示范区档次为重点,不断提升四大流域设施蔬菜品质,新增蔬菜5000亩。进一步落实乡镇一把手抓建设、科技特派员抓技术的行政科技双轨承包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已建蔬菜基地和园区的管理。北部浅山干旱区和南部二阴山区以推广复种蔬菜和正茬蔬菜为重点,新增蔬菜7000亩。采取蔬菜专业技术培训,评选表彰蔬菜技术带头人、种菜“状元”和运销能手等方式,引领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积极做好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争取年内认证蔬菜品牌2个、注册蔬菜商标3个,不断提高蔬菜生产效益,进一步打响武山蔬菜品牌。

(大棚西瓜)

  二、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突出特色产业培育,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林果产业。以旧园改造、连片种植为重点,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的经营机制,在马力麦卜梁、洛门东梁、城关北山、温泉西梁、山丹北山、桦林南沟等区域,发展苹果、核桃、杏李等果品基地,新建优质果园1.5万亩。抓好天然林保护、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造林项目,抢抓时机,把南北两山绿化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作为春季林业工作的重点,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春季造林,做好苗木信息提供,组织技术人员对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全面提高造林成效。组织开展义务植树,在全县形成全民搞绿化的浓厚氛围,全面掀起春季造林高潮。二是积极推广旱作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做到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粮食总产“三个不减”,粮食单产、种粮效益和种粮积极性“三个提高”。深入实施地膜、种子、植保、沃土、农机“五大工程”,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新技术,种植全膜玉米12万亩,建成西梁、桦林沟流域、咀头西山梁、高楼屏凤山等4个万亩片区,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吨以上。榆盘等乡镇继续抓好洋芋产业带建设,种植脱毒马铃薯26万亩。高寒阴湿山区突出发展富民多元产业,种植优质豆类、中药材等特色作物6万亩,逐步打造以蔬菜为主导,特色种植为重要支撑的多业并举产业发展新模式。三是大力培育现代畜牧业。加强已建养殖小区后续管理,切实抓好达产达标、标准化生产、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等工作,努力提高抗御风险能力。重点扶持发展瘦肉猪、放养鸡、舍饲牛、生态羊、冷水鱼等五大特色养殖,建成通济牧业万头肉牛养殖场,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4个,新增规模养殖户70户。按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种、养、加”相协调、互促进的要求,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推广良种、良法、良饲、良舍集成配套的实用技术,促进畜牧生产由小而散向规模化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四是严把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产地环境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科学合理用肥、用药、用料,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发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作用,加强监督监测,保证农产品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物不超标。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确保群众餐桌安全。

(图为武山县山丹乡<清池村>渭河川道十万亩蔬菜示范园区)

  三、围绕农业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不断创新机制,规范工程管理,快速推进项目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面貌。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饮水安全、优质梯田、节水灌溉、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建设,实施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理武山片区、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项目,重点抓好洛门北部山区、桦林沟流域、马力片区等区域土地整理,新修优质梯田4万亩。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渭河干流山丹河口至西关段、山丹河滩歌元崖至下街段、大南河沿安至四门段等堤防工程,完成洛门镇小流域治理,新建堤防35公里。以洛门东梁片区和马力北顺片区为重点,加快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面2万亩。争取贺岷公路、武漳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做好协调保障,确保洛礼公路、310国道改线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抓好全省利用国开行贷款开展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建设试点县项目建设,建成农村公路79条276公里,实现79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新建集中供水工程5处,解决鸳鸯、马力、高楼、桦林等乡镇49个行政村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底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水泥路、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以“一线四片百村”为重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依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村内巷道、田间道路、文化广场、小型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桦林至洛门城乡一体化示范长廊和10个新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2000户,完成30个山区村村内道路硬化,新建农村文化休闲广场20个。加快整流域推进和片带式开发,完成281户困难群众易地扶贫搬迁,抓好1个整乡推进和17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组建扶贫资金互助社30个。加快农网改造步伐,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改造农电线路110公里。突出劳动力转移、产业化扶贫和科技扶贫,深入开展创业培训、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全年完成各类培训6.5万人次。三要抓好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全力做好桦林乡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洛门镇孟庄蔬菜示范点、马力镇苗丰蔬菜示范点、西梁两年三熟粮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点、马力镇优质核桃示范点、甘肃德隆畜牧有限公司武山羊场、通济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场、高楼八院蔬菜专业合作社、西北部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山丹河漆河至贺店堤防工程、天定高速绿化通道示范点、漳河流域高尧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示范点、天定高速公路沿线新农村建设及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片带等13个点市级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每一个示范点确定相应的包抓领导和技术人员,责任人定期到建设一线指导、协调、督查工作,各责任单位和涉及到的乡镇、村组上下一心、通力合作,集中力量把这13个示范点建成全市精品亮点工程,切实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效应,整体提升农村工作水平。

(正在建设中的武山通济牧业万头肉牛养殖场)

  四、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制定出台《武山县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确定马力镇为试点镇,进行先行先试,为全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累经验。

  一是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一步修订完善《武山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年内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以土地互换、村组代理等方式流转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加快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林业双重管护、林权流转、抵押贷款等制度,发展林下经济5360万元。二是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继续鼓励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逐步改变一家一户零敲碎打的经营形式。鼓励发展家庭农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服务指导,消除农民的恐慌心理和后顾之忧,推动家庭农场发展。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年内新建农合组织30个,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继续支持大户承包、合伙合作经营,扶持发展“公司+农户+基地”的新型经营模式,扩大辐射范围,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继续扶持在全县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生产规模大、加工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通济牧业、金陇公司、绿源公司、森源果蔬、青露果蔬、四门贡醋、源丰粮油等十大企业发展壮大,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加快步伐,年内成立全县龙头企业协会,鼓励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改变一家一户式的单打独斗和一盘散沙式的经营,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提升金融惠农服务水平。坚持市场化、多样性、可持续原则,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强化金融服务“三农”职责,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引导各金融机构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打破思维定势,降低门槛、简化手序、提高效率,切实加大双联惠农等政策性贷款放贷力度和范围,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认真开展蔬菜收获保险试点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蔬菜收获保险的宣传力度,鼓励种植大户先参加保险业务,通过示范带动,力求应保尽保,全面提高菜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蔬菜产业效益化发展保驾护航。五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出台《武山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意见》,大力开展“十村示范、百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改善行动,形成“三线四片两带”(三线即武漳公路沿线、天定高速公路沿线、316国道沿线;四片即大南河流域、山丹河流域、榜沙河流域、漳河流域示范片;两带即北部浅山干旱区示范带、南部二阴山区示范带)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格局。

(图为武山县山丹乡车岸村村民车如红正在升级改造蔬菜大棚)

(图为武山县山丹乡车岸村村民车岁换在扶正瓜秧 )

(正在建设中的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

(图为村民在高楼乡玉林沟顶凌覆膜示范点撒化肥)

(正在建设中的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

(图为村民在高楼乡玉林沟顶凌覆膜示范点铺地膜)

(正在建设中的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

(图为村民在高楼乡玉林沟顶凌覆膜示范点喷洒农药)

(武山通济牧业万头肉牛养殖场)

(图为高楼乡村民正在铺地膜) 

(武山通济牧业万头肉牛养殖场效果图)

摄影相关图片
再进平安牧场(组图) 天水湖来了新“客人”(图) 走关山赏春雪(组图) 登石门赏雪景(组图) 麦积山雪景醉游人(图) 走进太石村拍马社火(图) 天水迎来马年第二场雪(组图) 秦州大地正月十二耍社火(图) 马年首场降雪(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