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经济直通车】武山:温棚种菜“钱”景广(组图)
(2013-3-20 14:43:57)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经济直通车】

  开栏的话: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天水在线开设“经济直通车”栏目,对我市当前经济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以期通过该系列报道,引导全市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上来,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鼓劲加油、呐喊助威。

温棚种菜“钱”景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种意境在武山县洛门镇文家寺村的蔬菜大棚地里尤为凸显——菜地边上,刚穿上新装的一排排柳树,在一望无际的白色大棚映衬下更显春意;而在蔬菜大棚里,绿色盖地,收菜一茬接一茬,可谓是“四季如春”。

  3月14日,记者在文家寺村看到,村民王建花正在自己家的温室大棚里给莴笋覆膜。“我家里的蔬菜大棚有两亩多,一年种一茬蒜苗完了又接上种一茬莴笋,这样倒茬的种,一年能挣80000多块,现在收入高了,日子也好了。”王建花高兴地说。

  文家寺村支书马新文告诉记者,他们村共812户人,有30年的种菜历史,近年来村上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模式,主要种植蒜苗和莴笋,全村年蔬菜收入1200多万,占全部收入的80%。而依托全村种菜的优势,有部分农户搞起了养殖,他们用村上收菜时留下的废菜叶、菜杆、菜根做天然饲料,对菜农来说既生态环保又不浪费,对养殖户来说,养出的畜禽无公害、肉质鲜嫩、销量好,一取两得。

  郭庄村民李小东一边给长势很好的莴笋苗浇水一边说,“我有四个大棚,共1.6亩地,主要种的是莴笋、蒜苗,一年下来蒜苗收入4万多元,笋子能收人2万元。今年,地里的笋子到5月份大概又能卖2万多元。”看着他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记者也不由心头涌上一丝喜悦。

  据武山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南河流域10公里蔬菜种植长廊,耕地面积2.4万亩,辖文家寺、郭庄等12个川区村和西坪等3个山区村,涉及农业人口2.3万人。近年来,镇上按照“一村一品”的优势,逐渐形成了以文寺、郭庄等9村为主的蒜苗、莴笋蔬菜生产基地。该流域所生产的蒜苗、笋莴、番瓜、架豆等4种蔬菜均已通过绿色A级食品认证。

  目前,文家寺村所生产的蔬菜已畅销新疆、青海、宁夏、陕西、河南以及武汉、长沙、广州等全国20几个省市,覆盖周边地区——规模逐年扩大的蔬菜产业发展,在改变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的同时,也给菜农提升生活质量带来了希望。

摄影相关图片
走进滩歌古镇看社火(图) 瑞雪飘飘 看我英姿飒爽(图) 天水喜迎蛇年第二场降雪(图) 天水喜迎蛇年首场降雪(图) 走进华天科技(图) 踏雪草川大草原(图) 天水在线2012年采风掠影(图) 石门云海(组图) 走进武山草川大草原(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