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用心守护“东方微笑”(图)
(2025/11/18 8:08:27)  来源:甘肃日报  打印本页

牟常有在第157窟进行日常修复工作。

工作人员在第30窟内进行修复工作。

工作人员进行数字化采集。

 

工作人员在临摹品库房进行样品登记。

40年来,牟常有每天沿着栈道通过狭窄的石隧前往洞窟。

牟常有为徒弟传授修复技艺。

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麦积山监测预警系统。

工作人员日以继夜地进行数字化采集工作。

“文物修复是一项极其细致的工作,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努力,只是为了某一处裂缝不再扩大。”这些细微的改变,对于59岁的牟常有来说,便是坚守的意义所在。

40年来,牟常有参与修复石窟36座,主持修复洞窟26座、塑像上千尊。一座座石窟、一尊尊塑像在他手下光华再现,而那些塑像与石窟也见证着他从拌泥小工,一步步成长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高级修复师。

最近,他正在对麦积山第157窟进行日常修复工作。“修复不是造新物,而是要让今天的材料和1000多年前的文物相融合……”他边演示边对徒弟李浩亮说。

深秋时节,在麦积山石窟第30窟内,刘佛宝与同伴蜷身窟内,轻修细补。经过多年实践,刘佛宝将总结出的“修旧如旧”成套技术应用在了文物保护工作中。在刘佛宝和同伴眼中,文物修复早已不是普通的技术工作,每一次轻触石壁,都是与千年石窟进行的一次心灵对话。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南部的群山之中,因其“形如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石窟始凿于距今约1600年前,现存洞窟221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然而,多雨潮湿的气候使得石窟里的塑像和壁画容易受到空鼓、开裂、酥碱等病害的威胁。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天水麦积山文物保管所,70多年来,麦积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从未间断过,多年的积累为我们培养一支自己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打下了坚实基础。”保护研究室主任马千说。

科技为文物保护工作注入新动力。如今,麦积山每个洞窟都装有对窟内小环境进行监测的仪器,能够实时掌握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数据信息,便于第一时间发现潜在风险,极大提升了麦积山石窟的风险管控能力。

借助计算机、高精度摄影、三维扫描等,科研团队已对10余个洞窟进行了详尽的数字化记录,对几十个洞窟开展关键部位数字化采集工作,为构建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打下基础。根据数字化采集成果,将等比例复制代表性洞窟、造像、壁画,让麦积山石窟之美跨越山海与观众面对面。

几代人、数十年,以细琢毫厘之功,守护千年文脉。麦积山石窟的“东方微笑”,必将穿越更漫长的岁月,魅力四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丁凯

摄影相关图片
美翻了!天水“黄金大道”“长公 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天水花牛 天水花舞南山 把《姜维传奇》搬上 快闪!天水“黄金大道”唱响《我 天水“黄金大道”上演百人锅庄舞 天水“黄金大道”上演别样T台秀! 超燃!天水“黄金大道”用一场快 天水市文旅局聘请天水在线“银杏 视频 | 天水在线“银杏公主”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