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国庆黄金周首日,天水伏羲庙与天水市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据统计,截至当日17时,两大文化地标共接待游客9210人次。在游客如潮的背后,一支由售票员、检票员组成的“文化守护者”队伍,以专业、细致的服务确保了景区运营的高效有序,成为假日文旅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智慧售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效率与体验并重
清晨7时30分,伏羲庙景区新启用的游客服务中心已排起长队。这座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服务中心,集成了6个人工售票窗口、2台自助售票机及线上预约系统,形成“人工+自助+线上”三重保障,极大地提升了购票效率。售票员与同事们提前半小时到岗,调试设备、核对票务信息,为迎接首批游客做好准备。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选择全票或半价票。”售票员边说边快速敲击键盘,30秒内完成一张门票的出票流程。针对老年游客,她主动切换至方言模式,耐心指导操作。自助售票机前,志愿者正在帮助一对夫妇扫描身份证:“您只需刷证,选择日期和票种,支付后票就出来了。”他的指导让首次使用自助设备的游客迅速完成购票。
线上渠道同样高效。通过搜索“天水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小程序,游客可提前预约门票。数据显示,首日线上购票占比达65%,有效分流了现场售票压力。

精准检票:人脸识别+人工核验,安全与温情并存
检票口处,3条通道同时开启,检票员亢晨星在检票口处,眼神专注地核对每张门票。“请排好队,依次出示门票。”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遇到携带大件行李的游客,会主动指引至免费寄存区。
科技赋能下,检票效率大幅提升。景区引入的人脸识别系统可快速匹配预约信息,平均每单核验时间缩短至5秒。但技术并未取代人文关怀——当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抵达时,检票员庞龙霞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并联系志愿者协助其进入景区。“文化场所的服务,既要高效,更要有温度。”她说道。

数据支撑:动态调控,保障游览品质
为应对客流高峰,天水市博物馆与伏羲庙景区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通过智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各区域人流量:当先天殿游客密度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触发限流预警,检票口暂停放行并引导游客先参观其他区域。同时,增设的多个志愿服务岗提供咨询、导览等服务,首日累计服务游客超2000人次。
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者,用行动诠释着“文化守护者”的使命。这个国庆,天水以文化为魂、服务为骨,在售票检票的细微处展现着文旅融合的深度。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