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主题】馆藏文物
【研学课程】“陶罐和铁罐”与“我在天博修文物”
【课程研发】天水市博物馆
【天水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担负着天水地域内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保管修复、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祭典”礼仪的保护与传承等多项工作职能。天水市博物馆展览陈列以“文化天水”为主题,按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呈现了天水八千年的文化。馆藏文物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书画、古籍、杂项、民俗文物、现代书画和古钱币等,共计31909件,基本陈展厅有9个,展出文物1000余件,以通史和专题的形式展示天水历史进程和古代文明成就。



【研学内容】依托馆藏文物,以天水地区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设计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社教研学课程,包括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天水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在天水市博物馆,聚焦代表性文物,通过观看专业编排的《陶罐和铁罐》情景剧,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制作工艺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开展文物修复主题研学课程,解读史前人类的审美与精神世界。
【研学意义】激发对历史文物的兴趣与保护意识,提升观察力、表达力与艺术鉴赏能力,理解文物作为“无字史书”的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