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筑牢古建筑安全防线,确保天水民俗博物馆“五·一”黄金周及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平稳、有序开展,4月27日,天水市博物馆馆长刘玉璞带队对天水民俗博物馆“五·一”节前安全管理、安消防设施设备、重点部位人员履职、安保人员监控巡逻、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展开了拉网式、地毯式全面检查。
经检查,天水民俗博物馆安全生产工作整体情况良好,但仍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建筑的外墙因长期受雨水侵蚀,出现空鼓、剥落现象。槐荫院、绣楼、银杏院等院落的门窗、廊柱、雀替花板等木构件由于虫蛀、日晒雨淋,存在松动、断裂现象。绣楼木质楼梯的踏板因游客众多部分受损,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地下通道渗水监测及堵漏工程的推进情况也被列为重点检查内容。刘玉璞要求项目办、施工方、监理方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认真组织施工,仔细排查漏水点,确保抢险堵漏工程保质、按时完成。

刘玉璞强调,全馆上下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高度重视发现的问题,确保在“五·一”节前完成整改,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古建筑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活化石”,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资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天水市博物馆将持续强化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深化预防性保护措施,秉持“预防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既着眼于当下安全隐患的治理,又注重长效保护的系统规划,通过科学修缮与精细化管理,让古建筑重焕生机,持续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体验。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