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象征着祥瑞、权威与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舞龙作为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起源久远,它融合了舞蹈、杂技、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月11日(正月十四)下午,天水民俗博物馆组织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草编舞龙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驻足观看,为蛇年新春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活动过程中,社教专员借助PPT展示,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述了草编舞龙的起源、发展历程及深远影响。民间艺人蒋立仁老师讲述了自己编制草龙的灵感来源、创作技巧、所用材料、编制方法、舞龙技巧及丰富寓意等。

随后,蒋老师现场进行了舞草龙表演。草龙龙头逼真生动,龙眼炯炯有神,龙身蜿蜒流畅,龙尾灵动飞扬,并有九条小龙相伴。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响起,草龙腾空而起,时而盘旋、时而穿梭,蜿蜒前行。龙身随着舞者的动作起伏翻腾,九条小龙乖巧相伴,更添几分活泼与灵动。所到之处瞬间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整个活动现场满是欢腾与喜悦。
一位参与活动的外地孩子兴奋地说:“舞草龙太有意思了。在春节期间,在龙城天水,能参与舞草龙体验,感受到了别样的中国年。”

这场草编舞龙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赏。孩子们欢呼雀跃,满是新奇与兴奋;老人们面带微笑,眼中流露出欣慰之情。在这此起彼伏的欢呼和呐喊声中,每个人都在心底默默许下对新一年的美好心愿,愿新的一年如这腾飞的草龙一般,充满希望,蓬勃向上。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