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博物馆、天水民俗博物馆联合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开展“东西交流互鉴指尖上的艺术——天水赵氏泥人泥塑创作”社教活动

(天水会场)
为加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增进东西部文化交流,天水市博物馆、天水民俗博物馆联合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青少年泥塑创作社会教育活动。
11月9日上午,天水市博物馆、天水民俗博物馆与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腾讯会议形式齐聚一堂。活动邀请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天水赵氏泥人”赵旭辉老师为天津、天水两地5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在促进两地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推动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传承。

活动分为四个流程。首先,赵旭辉老师以PPT形式介绍了天水泥塑的特色与发展、个人灵感来源、创作题材、制作特点及心得体会等,并一同欣赏了传统泥塑作品。孩子们通过聆听讲座以及观看视频图片,了解到泥塑的多样表现手法。其次,赵老师现场展示了其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内容涵盖人物肖像、动物模型、古代建筑、生活场景等。接着,赵老师演示了泥塑创作的详细步骤。最后,孩子们与赵老师共同开启手工泥塑制作,运用捏、塑、搓、揉、挑等技法,进行擀压泥片、捏塑成型与最后的修整。最终,一件件鲜活灵动的泥塑作品在孩子们手中诞生,大家兴奋地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

(天津会场)
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青少年动手、观察与创作的能力,还提升了他们审美与表达的能力,让青少年在教育实践中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