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李子公司组织召开新一轮战略找矿突破行动先进勘查技术培训会,此次培训会依托集团公司《西秦岭典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项目,特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申玉科教授讲述地质技术理论。总结了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分析了相关成矿特征,并对未来找矿潜力进行了展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波出席培训会并讲话。分管技术副总经理张军、生产技术部、一分矿、二分矿负责人及地质技术人员;中金地质、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科研院所项目人员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申玉科教授通过近期下井观察典型矿体的成矿特征,初步总结出了与矿体有关的四个影响因素。一是本区存在二长花岗岩、绿泥石英片岩两类岩石建造;二是依据不同区域划分三种矿化类型:石英脉型、密集裂隙网脉型、花岗斑岩型;三是总结出了产状较陡、较缓两类成矿断裂构造;四是归纳划分了两类成矿后构造,其中断裂构造主要是NE、NEE、NW向,脉岩构造主要方向同断裂构造一致,主要有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花岗岩、闪长玢岩脉等。同时对比类似国内金矿床成矿特征,启发和引导本区地质找矿工作。最后,申玉科教授就找矿潜力提出了见解,认为从井下现场和图件资料显示目前的生产区域仍有很多盲矿体未找到,本区找矿潜力较大,充满找矿信心,加强和重视地质探矿工作。
冯波指出:公司制定了三年、五年找矿规划,利用三年时间将1000米标高以上辐射到的区域资源摸清楚,利用五年时间摸清深部资源。形成保有资源量50吨以上,选矿处理能力3000吨/日,年产金3吨的远景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地质勘查和地质科研双管齐下,相互交流和指导。企业的技术人员更要认识到存在基本功差距的问题,现在从“0”开始,在师傅的带领下,将控制测量、地质编录等工作扎实推进。向专家、教授学习,善于吃苦,能吃苦,技术员要具备立体思维,建立空间概念,才能理解和提升地质技术水平。
最后,申玉科教授与参加此次培训会的技术人员们进行提问答疑,例举解读了断层对矿体的影响特征和井下鉴别现象。(张羿生)
(来源:甘肃李子公司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