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深化完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天水市总工会以“送法进企业”为主题,做深做实做细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是部门联动打好组合拳。“工会+法院+人社+劳动仲裁+公职律师”团队上门“送法进企”53场次,发放《工会法》、《劳动法》等工会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面对面”向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服务500多人次,从多角度全方位指导用人单位进一步规范用工,帮助企业修补劳动纠纷“漏洞”,从“出现一个纠纷、解决一个问题”推进到“处理一个争议、规范一家企业”。

二是法治体检下好先手棋。通过开展一场法律知识讲座、一次普法调研座谈、一次劳动用工合同文书抽查、一次职工队伍稳定隐患排查,全市工会上半年开展“法治体检”130次,普法座谈1000余人,排查隐患23条,真正做到从企业劳动争议源头入手,提前解决潜在风险问题。
三是法律监督建好大格局。依托全市32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115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加强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日常性监督。全市13处调解组织调解案件45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相关宣传文章54篇,深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点面结合,线上线下全覆盖,构建监督大格局。

四是维权热线解好急难盼。完善12351服务职工热线‘接诉即办’工作运行机制,健全职工诉求的接、派、办、评全链条体系,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领域职工诉求,努力实现未诉先办,解决职工的急难愁盼。处置归档派单17件,接待职工来电来访70余人次,为14名职工解决法务问题,追回职工损失7.7万元。(雷雯)
(来源:天水市总工会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