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展示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质扩面、提档升级,近日,全市组织开展了“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笔”系列采访活动,重点反映各县区以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大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做实志愿服务、更好凝聚群众,以核心价值引领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打造本地特色主题实践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通过集中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凝聚共识、增进交流、推动工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笔之一
秦州区石马村:志愿服务点亮文明之光

厚植道德沃土,构筑文明高地。
日前,记者走进秦州区杨家寺镇石马村,不仅感受到蓬勃发展的农业经济,更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文明新风,党史长廊上讲理论传思想、身边好人树榜样、文化生活多样化、志愿服务惠民生……这是石马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个缩影。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石马村以实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为目标,打造以“红色引领”“绿色提升”“金色增收”“蓝色便民”“橙色暖心”为内容的“五彩石马”志愿服务品牌,实施讲理论传思想、讲政策传信念、讲道德传新风、讲文化传文明、讲科学传技术、讲法治传正气六大行动,把实践站建设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开展志愿服务的广阔平台、普法宣传教育的大众讲台、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家园、滋养时代新风的文明沃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报告会指出,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鼓励脱贫群众用勤劳双手增收致富,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当天,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党史长廊上,石马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马景刚正在给村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以及村民传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马景刚表示,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等内容中,村上不拘泥于形式,依托各类平台载体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活动,用朴素的语言将党代会精神传递到了千家万户,推动党的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坐在环境优美的凉亭里,不仅学习了解了党的政策,还与村民们坐一起聊家长里短,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村民马景龙说。
7月中旬,我市持续几天降雨天气。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期间,马景龙和其他几名志愿者赶到马家山自然村,深入农户家中提醒村民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以及注意自身安全。“村上有几户村民的院落紧挨山体,遇到暴雨天气时,存有很大安全隐患。每逢降雨天气时,我们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并在村上设有临时安置点,确保群众安全度汛。”志愿者马国栋告诉记者道。
“日常生活中,村里的志愿者们参加志愿活动积极性都很高,在降雨天气时,志愿者们都24小时待命,确保随叫随到。”马景刚说。
自去年7月以来,为了加快人居环境改善步伐,整村推进村居风貌提升,村上对沿线墙体进行了改造,修缮了村内住房,硬化了巷道道路,修砌了护坡,人居环境面貌得到了持续改善。“每天早上起来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后,我会顺手把家门周边卫生也进行清扫,大家伙生活的村庄需要一起来维护。”在巷道口,正在清扫街面的志愿者赵红芳说。

自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后,石马村先后举办了农民丰收节、邻里文化美食节、“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余场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马景刚表示,“下一步,我们村计划推进‘五单’特色实践工作法,即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积分兑单,突出服务功能,紧扣政策宣讲,矛盾纠纷调解、生态保护、弱势群体关爱、农村实用技术传授、代办服务等内容,以‘积分’兑商品为激励,充分利用好“五彩石马”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的能力水平。”
(来源:天水市文明办 转载: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