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审议简讯
秦安代表团
第1期
大会秘书处 2020年1月16日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

1月16日,秦安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王东红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总结工作全面客观,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谋划工作科学实际,是一个凝聚人心、主动作为、催人奋进的报告,我完全赞同。按照全市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秦安县将重点从四方面抓好工作落实。一是持续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紧盯剩余5个贫困村3344人贫困人口,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东西扶贫协作,全面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全力攻克最后堡垒,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及时总结提炼脱贫攻坚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抓好生态修复与治理、环境保护与监测,统筹做好生态治理保护,持续推进污染防治,不断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四是着眼提升幸福指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严厉打击邪教组织活动,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程江芬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实、判断形势准、谋划工作深,是一个契合时代要求、符合市情实际、回应人民期待的好报告。2020年,秦安县政府将围绕报告谋划的蓝图和提出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秦安实际,找准定位,把握形势,认真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保持攻坚态势,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力争把短板补得更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二是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高标准谋划项目、加速推进项目、全方位保障项目。全力抓好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努力走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新路子。三是持续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进葫芦河生态治理保护,大力加强大气污染综合管控,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断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四是全面深化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和难点问题,以“四办”改革为抓手,把“接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五是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等民生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各项惠民政策,全力做好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六是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深化平安秦安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杨清汀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实施秦安县大地湾—陇城古镇—上关明清古街文化旅游景区,这对秦安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秦安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要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品牌,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形成秦安独有的文化旅游体系。要丰富旅游服务内容,创新方式,在深度和精度上做文章,建设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形成更多的旅游新亮点,不断提升秦安县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张菊花代表说,过去的一年,秦安县上下齐心协力、尽锐出战,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走出了一条群众稳定脱贫的新路子。建议秦安县继续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全力攻克最后堡垒,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足、可持续、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邓晓东代表建议:市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公共法律体系建设,在公益诉讼、司法鉴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好法治建设基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少出错,多出彩,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好效能建设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特别是重视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为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科学化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