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全面贯彻省厅“1351”和市局“113355”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落实省厅“3.05”会议精神,2019年4月22日下午,秦州公安分局组织局机关和城区8个派出所社区民警150余人,在公安指挥大楼前院,举行了移动警务室授车启动仪式。区政府副区长、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小军为七里墩、石马坪、北关、西关4个派出所发放了移动警务车辆,分局政委姚德全主持仪式,副局长任启彦就如何以移动警务室的启用和运作,创新提升秦州社区警务整体再上新台阶进行了强调。

姚德全政委指出,移动警务室是分局党委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创新举措,目的是紧紧围绕社区民警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群防群治、排查化解矛盾、采集维护信息等六大职责任务,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让社区警务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任启彦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为确保移动警务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马小军局长的想法和思路,先期对移动警务车的功能进行了精心设计,并指派负责警务保障工作的同志前往厂家,对车辆的功能和用途进行了增减和改进,使移动警务车的实用性更强,舒适度更高,开展社区警务更便利。推行移动警务室,既是认真践行新时期“枫桥经验”,又是对“接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坚持做好移动警务“九点式”工作法。七里墩、石马坪、北关、西关派出所是移动警务室试点单位,要充分考虑辖区治安地域、人口状况等客观因素,切实让移动警务室成为立体防范、警务前移的“结合点”,开设办事“绿色通道”的“服务点”,防范“盗抢骗”、火灾隐患、自然灾害事故的“宣传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化解点”,开展群防群治“支撑点”、收集社情民意的“信息点”,社区警务“快递”的“投递点”,“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维护的“立足点”和深入排查管控重点人员、流动人口的“双清点”。二是试点先行,创新秦州社区警务大提升。通过试点,要从实、从细、从新探索,切实将移动警务室建设纳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发展与公共安全的双赢,总结出一整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亮点特色,打造秦州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三是切实发挥移动警务室警务前沿“综合站”作用。移动警务室作为最前沿的社区警务平台、社区警务服务窗口、社区警务防控前哨和社区警务指挥站,集综合性、信息化、移动性于一体,是“家门口的派出所”。要通过“零距离”地服务群众,最大限度地提高见警率和群众安全感;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少发案、少伤痛、少损失”的工作目标,确保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秦州公安分局举行移动警务室授车启动仪式)

(秦州公安分局举行移动警务室授车启动仪式)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