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叫土地生黄金”
——记清水县郭川镇韩坪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第一书记王喜科

韩坪村位于清水县郭川镇南部,全村辖2个自然村,187户940人,现有党员19人;耕地面积1248亩,其中果园面积904亩;2013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444人,贫困发生率为47.2%,经过五年的脱贫攻坚至2018年底剩余未脱贫贫困户5户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
“这一块是12平方米,先用锄头把地埂勾画出来。”
“我今年还打算种一些蔬菜。”

3月初,记者来到清水县郭川镇韩坪村时,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喜科正带着几名村民在周末农场整理土地、谋划今年的认购计划。
去年风靡一时并被市、县媒体以及中国国际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的,以周末农场为主要载体的“韩坪模式”正是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喜科到村任职后想出的“金点子”,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他誓叫土地生黄金。

2017年9月,王喜科被选派到韩坪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上任后,他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坚持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发展农村产业、推进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利用地域优势和电商扶贫政策,谋划建设韩坪村周末农场,通过基层党建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脱贫攻坚进程,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为建好周末农场,王喜科带领村两委和工作队、帮扶队员,积极做好宣传发动扩大影响,依托韩坪村兴坪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组织机构,整治卫生、优化村内环境,以线下建设、网上认购、农业+旅游的模式,帮扶单位、包片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和本村党员示范带动认购认种认养,通过设置农村独特休闲娱乐体验服务活动增强周末农场吸引力等五项工作,实现了周末农场按农时启动。
正在整理土地的村民韩应水告诉记者,去年他认购了6分地的菜园,种了西瓜、豆角、辣椒、茄子等蔬菜,收入了3000多元,比以往种玉米翻了五六番。“今年我打算扩大认购规模,继续管理经营好周末农场。”韩应水满怀希望地说。

2018年,韩坪村周末农场实现创收23.6万多元,村民在提前高价锁定了全年收益的同时,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助推脱贫攻坚。
村民韩国全也是周末农场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去年我的苹果树认购了80多棵树,收入4万多元,与往年收入2万多元相比翻了一番。”

村民梁红斌新建的梁永红香醋房去年通过合作社的宣传和销售,生产的粮食醋销量很好,一年收入了2万多元。他告诉记者:“因为粮食醋制作周期长,去年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今年想扩大规模,从而增加收入。”
与此同时,王喜科关心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还针对村情现状,举办果园管理和劳务培训班,提升群众果园管理水平;多措并举,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品和劳务收入;制作《精准扶贫到户政策清单》音频、发放各类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进村、进户”。同时结合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创建活动,制定《韩坪村村民规约(顺口溜)》进行宣传,优化环境。

村民韩世龙告诉记者:“我的两个侄女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在王书记的热心联系下,从去年开始,清水县城的一位爱心人士决定资助她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激爱心人士和王书记对我们的帮助。”
“土地效益的显着提升开阔了视野,使村民既得到了实惠,又看到通过发展新的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前景。就是那些最初创办农场时心存疑虑的村民,也通过周末农场看到希望,积极加入今年的创建计划。”王喜科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继续做好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发展电商,增加线上线下认种认购认养;实现农田灌溉,发展蔬菜大棚,彻底解决村上产业发展瓶颈,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今年预计收入能达到6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8000多元。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