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香港文匯報】天水老艺术家“月份牌”年画展现传统“年味”(图)
(2019/1/30 16:57:57)  来源:香港文匯報  打印本页

匠心繪製月份牌 傳統年味畫中來

■創作中的李冰。香港文匯報記者劉俊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俊海 甘肅報道)今年已經80歲的甘肅省天水市老藝術家李冰是甘肅省著名的「月份牌」年畫畫法藝術家,臨近春節,他把自己創作的《虎娃》、《門神》、《喜嚐豐收果》及《送福到家》等4幅年畫翻印展出並進行銷售,為人們帶來傳統的「年味」。

  李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去年他翻印了2萬張「月份牌」年畫,幾天時間便銷售一空,可見人們還是很喜歡傳統年畫的。他表示,這些年,慕名而來學習年畫的美術愛好者日漸增多,當地還有高校將「月份牌」年畫列入了教學課程,專門請他前去授課,這讓他十分欣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畫是過年的必備品,而「月份牌」年畫則是其中最為流行的一種--鮮艷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畫面,象徵喜慶和吉祥。

  李冰介紹說,「月份牌」年畫起源於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因其畫面附有年月曆表而得名為「月份牌」年畫,內容最初以古代美女和現代都市女性為主。上世紀50年代後,以勞動人民生產生活和自然風景為主題的「月份牌」年畫大受歡迎。與其他畫不同的是,「月份牌」年畫採用的是水彩,不勾線,畫出來的作品像照片一樣逼真。

  赴多地學藝 一畫五十年

  「小時候過年,母親都會叫我去買年畫,還專門叮囑我要買顏色鮮亮、喜慶一點的年畫,貼在屋裡,有過年的氣氛。我從那時起,就對『月份牌』年畫產生了興趣。」李冰說。

  李冰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學習「月份牌」年畫,當時正是「月份牌」年畫的繁榮期。為了學好、學精,他還專門前往浙江、天津等地拜師學藝,這一畫就是50年。1966年,李冰的年畫處女作《送子到農村》一經出品便廣受好評。上世紀80年代,他的代表作《虎娃》以50萬張的印刷發行量,創下了當時年畫發行的新紀錄。

  說起《虎娃》的創作,李冰記憶猶新。他說:「當時國家正提倡計劃生育,當地政府部門找到我,讓我創作一些相關的作品,來宣傳推廣計劃生育政策。那年正好是虎年,而農村很多人家裡都有骨頭枕和虎頭帽,我就結合這些元素,再加上胖乎乎的可愛小男孩,用了整整20天時間,反覆修改,才創作出了《虎娃》。」

“月份牌”年画展现传统“年味”

  大公网兰州29日讯(记者刘俊海)今年已经80岁的甘肃省天水市老艺术家李冰是甘肃省内唯一一位掌握“月份牌”年画画法的艺术家,临近春节,他把创作的《虎娃》《门神》《喜尝丰收果》《送福到家》等4幅年画翻印进行展览和销售,为人们带去传统的“年味”。

  李冰告诉记者,去年翻印的2万张年画,几天时间售罄,可见人们对传统的年画还是很喜欢,这让他很感动,也激发了他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近年来,慕名前来学习绘画的美术爱好者趋之若鹜,天水市一高校美术系也将“月份牌”年画列入了教学课程,专门请他前去授课,这让他很欣喜。目前,他也收了7个徒弟,而在自己开设的画室里,周末也会开设课程,教一些小学生画年画,他希望能将这项传统传承下去。

(《龙的传人》,刘俊海摄)

  60年代“月份牌”年画曾盛极一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逢年过节,办喜事贴年画曾经是全国城乡百姓非常热衷的事情,而“月份牌”年画是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其鲜艳的色彩,逼真写实的画面,喜庆又吉祥。如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月份牌”年画,而从事其创作的的人也越来越少,这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回忆。

  李冰介绍说,“月份牌”年画最早是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产生,因其画面附有年月历表而得名为““月份牌”年画”,内容最初大多是以古代美女和现代都市女性为主,解放后,反应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和自然风景为主题的“月份牌”年画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与其他画不同的是,“月份牌”年画是用水彩纸、水彩笔、水彩颜料,不勾线,画出来的作品像照片一样逼真。

(《歌唱祖国》,刘俊海摄)

  坚持“月份牌”年画创作50载

  “小时候过年,母亲都要叫我去买年画,还专门叮嘱我要买颜色鲜亮、喜庆一点的年画,贴在屋里,有过年的气氛。我从那时起,就对“月份牌”年画产生了兴趣,但是因身体原因,没有步入大学,但是对它的喜欢一直没有减少。”李冰说。

  上世纪60年代初, 李冰开始学习“月份牌”年画,当时正是“月份牌”年画的繁荣期,他还专门去浙江、天津等地拜师学艺,一画就是50年。1966年,他的年画处女作《送子到农村》在当时很受人们喜爱。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创作步入鼎盛期,《虎娃》是他的代表作,曾印50万张,在当时年画的印刷发行排行中创下新记录。

(《虎娃》,刘俊海摄)

  说起《虎娃》的创作,李冰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国家正提倡计划生育,当地政府部门找到我,让我创作一些类似的作品,来宣传推广计划生育政策,我就想到那年正好是虎年,在农村很多人家里有骨头枕、虎头帽等等,我就结合这些元素,再加上胖乎乎的可爱小男孩的形象为主题,反复修改和讨论,用了20天时间,终于创作了《虎娃》,面世后,果然很受人们喜爱,特别是农村的小媳妇。”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

摄影相关图片
甘肃第一条高速公路(图) 还记得2003年的天水街头,车辆还 还记得那是2005年,藉河风情线还 还记得那是1978年,龙城广场还是 还记得那是1984年,麦积山石窟长 还记得那是1984年,天水的南大桥 天水在线诞生了(图) 令人想起了盛唐(图) 烟铺大樱桃开始飘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