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改革开放40年】秦安:凤山顶上说变化(图)
(2018/12/18 9:58:04)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秦安:凤山顶上说变化

(凤山万亩生态森林公园)

  初冬的秦安县凤山景区,虽然没有了夏日的郁郁葱葱,却也别有一番冬日的寂寥壮阔。沿着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一路而上,站在山顶极目远眺,一台台规划齐整的土地上,别有趣味的花瓶紫薇园,依然翠绿的各色冬柏,含苞待放的榆树梅,只剩下枯叶却依然遒劲向上延伸的金叶槐,随风摇曳的芦苇荡,冰光闪闪的人工湖,让人禁不住畅想起春夏繁育葱茏的凤山美景。

(采访团采访秦安县凤山景区)

  “40年前,这里就是一座荒山,一棵树都没有,甚至连杂草都不长。现在的凤山变化大得以前都不敢想啊。”每天早上都来凤山景区晨练的王建设大爷用“不敢想”来形容改革开放40年来凤山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年72岁的王大爷就住在凤山脚底下的凤山村,说起40年前,王大爷连着说了三个“穷”,“人穷,家穷,地穷。”王大爷说,小时候凤山寸草不生,虽然有地,但贫瘠的土壤种不出多少庄稼。凤山底下住着的人们自然也是吃不饱,穿不暖,大多数人家甚至连房子都盖不起,有些人直接就在山底下挖个窑洞。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家户户包产到户,很多人开始精心耕种土地,但凤山的土地依然是十年九旱,大多数时候靠老天爷“赏饭”吃。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对市场经济的放开,大多数头脑灵活的秦安人果断弃地从商,凤山的土地出现了大面积的撂荒。

(秦安县凤山景区管理所副所长李红军接受记者采访介绍凤山景区打造情况)

  进入20世纪,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秦安县委、县政府着眼精准扶贫和地方经济发展,依托秦安泰山庙4A旅游景区优势,充分利用凤山景区资源和区位优势,启动实施了凤山景区一、二、三期延伸工程,探索出了一条集扶贫开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的新发展途径,凤山再次“展翅”。如今,景区周边的兴国镇凤山、蔚林、腰崖等村的7000多亩撂荒地,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秦安县兴国镇蔚林村村民张兴旺接受媒体采访介绍凤山景区四十年来的变化)

  12月12日,阴冷了多日的天气难得放晴。凤山四期工程的工地上,阳光毫不吝啬地饱晒着前不久刚载下的树苗。今年62岁的张兴旺老人蹲在自家的田垄间,喜滋滋地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新树苗。“来年,这些树苗长大了,我们就不止是领着管护的每天90元的工资和国家发的每年1500元的退耕还林的钱,而且还可以在这里养鸡,搞农家乐。”想着今后的好日子,张兴旺老人笑得更欢实了,他也用“现如今这么好的生活哪敢想象”来形容改革开放这些年凤山及自己生活的变化。

(秦安县县委常委、兴国镇党委书记王明接受媒体采访介绍凤山万亩生态森林公园建设情况)

  “凤山的改变不仅仅是变美,更是让荒山变成金。”秦安县县委常委、兴国镇党委书记王明应告诉记者,凤山景区尤其是凤山万亩生态公园的建设,一开始就按照高标准大手笔建设,以“大生态+大旅游+大扶贫”的思路,涵盖了兴国镇北大、映南、茂林、凤山、蔚林、凤山、腰崖、康坡和刘坪镇秦洼、彭洼的两镇九村,面积达11000亩。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周边苹果、蜜桃、梨等果园,发展以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果树认购等为主的休闲游模式,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游乐场、休闲垂钓、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将给当地贫困村提供工作岗位,可为兴国、刘坪两镇6村1.1万余人口提供脱贫致富、创业就业的平台,带动周边贫困户从根本上逐步实现致富。

(凤山万亩生态森林公园)

  “现在的凤山,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不仅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也让吃饱穿暖的人们有个消闲的好去处。”王明说,现在的凤山凤凰涅槃,正欲展翅高飞。

(采访团采访秦安县凤山景区)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

摄影相关图片
烟铺大樱桃开始飘香(图) 天水白娃娃惊艳了一座城(图) 大美天水二十八(图) 王军市长:天水是大美天水,非常 秋天天水,大道黄金(图) 天水网红街走来了一位94岁的老人 因为一条街,火了一座城(图) 天水“黄金大道”走来了一对恋人 天水网红街走来了外国人(图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