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天水市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
(2018/10/24 21:19:00)  来源:天政办发〔2018〕216号   打印本页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天水市职业教育助推城镇
化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天政办发〔2018〕21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天水市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0月19日

天水市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

(2018—2020年)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甘政办发〔2017〕2号)和《关于印发<甘肃省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7〕164号)精神,全面推进国家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天政发〔2015〕15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质量提升为抓手,遵循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律,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助推城镇化发展的能力,为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在创新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结构规模更加合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控制在15所左右(其中技工学校3所左右),创建省级示范校2所。落实国家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市内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以上;市内高职院校在校生达3万人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每年达到5万人次,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
  2.专业设置适应需求。结合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形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旅游及服务全市传统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等专业,推动区域内职业学校合理分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专业格局。到2020年,全市建成20个市级示范专业。
  3.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努力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到2020年,争取全市中职学校基本达到国家办学标准。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数字化资源覆盖率达到100%。毕业生合格率和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5%以上。
  4.升学渠道更为畅通。充分利用五年一贯制、“3+4”和“3+2”等多种招生培养渠道,构建贯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体系,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渠道更为畅通。
  5.就业创业途径更加宽广。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道全面打通。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全面向职业学校毕业生开放,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6.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起政府统筹,部门职能整合、形成工作合力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基本形成。建立起多方参与的职业学校治理结构。职业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比例达到100%。
  7.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强化舆论宣传,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人才观念逐步确立。
  8.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不断提升,在推动产业聚集、企业增效、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运用、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逐渐突出,对实现富民兴市和全面小康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办好办强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学特色和创新发展模式,发挥职业教育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和助推功能。
  2.坚持协调发展。根据我市职业教育分类、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使职业学校形成准确的办学定位和服务定位。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
  3.坚持绿色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按照推进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师生绿色观念,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引领社会风尚。坚持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建设绿色文明安全校园。
  4.坚持开放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职业教育规律,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双赢。努力打造开放品牌,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能力。
  5.坚持共享发展。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把提高城镇人口素质放在第一位,着力提高农村转移人口和城镇人口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市民素质。让职业教育惠及城市化群体,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和红利。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调整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加快天水市职教园区建设,秉承“智慧化、人文化、园林化、时尚化”的建设理念,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教学管理规范、生活服务现代,国内一流、辐射全省、带动陇东南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的现代化综合职教园区。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市属中职学校统筹入驻职教园区,各县区整合县域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将现有2所以上(含2所)学历教育学校整合为1所。全市重点办好1所市属专科层次职业学院。
  2.提升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能力。落实职业学校现代化建设计划,重点推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建设,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通过争取项目和自筹资金加大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设施的配套,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3.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以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平台为依托,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一平台招生,统一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录取时间,实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同时分别录取制度,规范招生市场秩序,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1.加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首,突出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工匠精神进校园”行动计划,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诚实守信高度融合,增强学生职业认同和职业自信,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灵活创新的工匠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2.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围绕我市重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布局要求,适应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建设装备制造、电子电工电器、机械化工、生态旅游、养生保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群。秦安职专和甘谷职专以省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把机电技术应用、中餐烹饪、建筑工程施工和现代农艺打造成省内品牌专业。到2020年全市建设成20个以上的市级示范专业,10个以上省级示范专业。加强民族特色专业建设,有针对性地建设清真食品、文化旅游等特色专业。
  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行业指导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市内职业学校与华天、星火等大中型企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各职业学校要做好专业设置与我市尖端产品技术的有机对接,把最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融入到教学中,按照行业企业先进标准,实现教学与生产融合。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实训实习、质量评价等协同育人全过程。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创新“前店后校”、“厂中校”、“校中厂”等模式。对接产业发展需要,实行“订单培养”。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4.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甘肃省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以市内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为龙头,开展优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建设和推广,实现优质资源校际间互联互通,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跨学校、跨地区、跨行业共建共享共用。不断推进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
  5.开展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全市重点建设4个大型开放共享实训基地,8个校内实训基地,16个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建设天水市市级技能大赛基地,提升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水平。
  
(三)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培训。建立一批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确保专业教师每5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依托省上建立的基地,实施职业学校教师5年一轮的轮训制度,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每年选派5名左右职教名师赴境外培训。落实涉农专业骨干教师能力提高培训计划,提高农业类职业学校(专业)办学能力。
  2.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落实教育行政部门职教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提升管理人员制定、执行政策和服务学校、学生的能力。选拔勇于创新、有担当、懂职教、善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职校校长。加强校长在职培训,选派年富力强的后备中职校长赴东部职教发达地区职业学校挂职或到企业挂职实践。选派职业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培训和实践。
 
 (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
  1.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天政发〔2015〕15号)精神,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将天水农业学校、天水市卫生学校等学校移交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彻底改变部门多头办学、职能交叉、管理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整合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开展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统一归口管理改革工作试点,实现学校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的统筹管理。
  2.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并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结构。探索建立理事会审议决策制度,引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学校管理。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职业学校从加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需求出发,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专业人员、高级技术技能人员和民间能工巧匠参加,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专业或专业群建设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习实训条件改善、师资素质能力提高等提供指导和协助,推进校企之间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
  3.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保障政策。从招生政策、校企合作政策、经费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扩大职业学校学生资助范围,统筹整合职业教育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强化县级职业教育经费统筹管理权限,由地方统筹规划使用,形成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的整体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发挥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1.助推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与天水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合作,以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现有信息资源,为实现城市信息网络宽带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管理精细化提供服务;为智慧城市建设培养各种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和助推国家智慧试点城市建设。
  2.助推特色经济和产业发展。各职业学校要主动发掘和凝练我市特色文化,开发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民族文化和旅游服务管理等特色专业,加大旅游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天水现代服务业的优质品牌,提升天水城市品位。农林类职业学校紧紧围绕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和“一十百千”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培养种养殖能手、农业职业经纪人、乡村工匠、非遗传承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关键支撑。围绕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装备制造类人才培养,保障天水装备制造业星火机床工业园、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华天电子科技产业园三大产业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助推我市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持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加强经济开发区内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经济开发区核心竞争力。坚持市场导向,天水职教园区专业建设紧贴我市“五大新兴产业”和“十大生态产业”,重点培养新能源、信息技术、装配式建筑、航空维修制造、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等专业技术人才,促进绿色发展,让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3.助推特色文化传承及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支持职业学校建立民间艺人、技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学校开设特色文化专业,积极推动民族工艺传承创新。各职业学校开发传承我市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展文化创新和创业教育,为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创意创业提供服务,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护城乡文化记忆,丰富城乡文化内涵,提高全市城镇化建设品质和文化竞争力。
 
 (六)构建新型城镇居民终身学习体系
  1.建立新型城镇居民终身学习中心。建立健全社区教育机构,2018年底,县级社区教育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到2020年,实现乡镇(街道)社区教育机构全覆盖,全市建设新型城镇居民终身学习中心29个,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体系。统筹利用教育、人社、文化、体育、人口卫生、农业、扶贫等部门相关教育与培训资源、办学经费与活动经费,面向青少年、成年和老年各类群体,持续举办社区法制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娱乐健身知识普及和相关展示、表演、竞赛等活动,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
  2.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市属和县区中职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类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享受相关补助政策,并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就业或转业需求,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对有意愿接受学历职业教育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享受职业教育有关免除或补助学杂费、提供助学金等政策,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其顺利在职业学校完成学业。
  
(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造就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从业者职业化为导向,依托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提升农民职业化素质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能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保障能力和新型职业农民管理服务能力,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发挥农业职教集团的作用。依托天水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扎实推进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围绕农业产业链和流通链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的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各级职能部门要将项目、资金、设备、人才向涉农职业学校倾斜,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建设工作。
  
(八)发挥职业教育精准脱贫的作用
  1.提升贫困县区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落实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鼓励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与省内外高职院校深化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利用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扩大我市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的比例。通过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训练、企业技术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等措施,扩大“双师型”教师规模,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贫困地区中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开辟绿色通道,努力实现贫困家庭“输出一人、脱贫一户”。
  2.加大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力度。落实贫困家庭技术技能脱贫计划,建立公益性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制度,以县为主、整体推进、全员覆盖,确保贫困家庭至少一人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服务三农的涉农专业,面向贫困地区“两后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技术技能人才。统筹教育、人社、扶贫、农业、畜牧、民政、商务等有关部门的培训资金和项目,集中安排在有资质、条件好的职业学校,形成有效衔接、资源共享的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机制。
  3.加强对民族地区的职教扶贫脱贫支持。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支持张家川职教中心基础设施、专业、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张川职教中心与省内外示范性职业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加强现代农牧业、生态旅游、民族文化艺术等特色专业建设,聘请民族技艺大师、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培养民族特色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和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五、保障机制
  (一)强化政府责任。各级政府切实担负起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营造制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土地等政策措施,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拓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县区20%的配套资金。出台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逐步提高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到2020年,形成依法保障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经费管理和督查,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资助和捐赠职业教育,并按规定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先培训后就业”政策,企业招聘员工优先录取职业学校毕业生;出台支持职业学校毕业生创业政策。降低工商登记门槛,允许职业学校毕业生把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农村住宅等在符合安全、环保、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作为创业经营场所;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受资金数额限制,登记注册后享有3年扶持期,扶持期内参照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规定实行税费、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优惠,并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比照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执行。对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的,免征企业所得税。职业学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申请,批准后可定期减免。
  (四)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积极宣传国家及省上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及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专业技术技能及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全方位展示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促进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附件:天水市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

摄影相关图片
清浅时光,且歌且行(组图) 晒秋|给你生生不息的希望 天水在线打卡武山鲁班山 中国农民丰收节(图) 天水市秦州区主题菊展(图) 天水在线打卡武山“金奖”苹果园 丰收,九月的味道(组图) 武山“矮(爱)苹果”红透了(图) 中梁“花牛”苹果开始发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