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天水市“十大美丽乡村”评选第二轮展示:清池村(图)
(2016-5-30 15:04:42)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编者按:天水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自去年11月启动“十大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各县区立足各自实际,分别推荐申报了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依托天水在线进行了集中展播,“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得到了广泛关注。按照评选程序,结合第一轮集中展示情况,经过各县区筛选、市上初评,从获得初选资格的70个村中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推广性的30个候选村,进入第二轮重点推介阶段。天水在线自5月中旬开始将陆续走进入围第二轮的30个候选村,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集中宣传、深度报道,以采访、体验、采风、花絮等报道方式,突出展示候选村庄新生活、新风貌、新变化、人文风情等,深入挖掘乡村之美,为下阶段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综合评选奠定坚实基础。

  天水市“十大美丽乡村”评选第二轮展示(共30个候选村)

武山县城关镇清池村

  城关镇清池村位于县城以西2.5公里处的316国道旁,陇海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532户2272人,耕地面积2522.5亩,其中川水地1987.5 亩。韭菜种植面积达到1650亩,总产量8000吨,总产值11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韭菜生产基地。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50元。

▲武山县清池韭菜基地

  近年来,清池村大力发展韭菜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努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清池村在韭菜基地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基地,推进“一村一品”规模化生产。近年来,清池村充分利用地处渭河河谷地的特殊小气候条件,结合群众有传统的种菜习惯的优势,采用统一规划、集中开发、连片建设、规模经营的办法,建成了面积达1650亩的韭菜基地,形成了以普通棚、地膜覆盖和露地菜为主的多元化种植结构,扩大规模、调优结构,推广应用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宽叶韭、耐寒韭等9大类、20多个韭菜新品种,保证了四季均衡上市。二是抓科技,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清池村在发展韭菜产业中,把加强韭菜栽培作务技术作为提高产量的关键来抓。在生产的关键环节,聘请县内科技人员为菜农举办实用技术培训,指导韭菜育苗、移栽、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了平韭4号、791耐寒韭、久星系列韭等品种,提升了韭菜品质。并根据市场要求,突出品种结构的调整优化,全面推行韭菜套甘蓝、菜花,套菜瓜、萝卜等间作套种模式,推广应用抗病虫良种、高温闷棚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提高了蔬菜产业的技术水平。三是抓规范,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清池村围绕建设全县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在县蔬菜部门技术员的帮助下,先后制订了《清池村韭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清池村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标准化生产规程,积极开展了产地、产品认证工作。清池韭菜基地通过了环境考察和产品检测,所产韭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首家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同时,清池韭菜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园区。四是抓营销,构建内外通畅的市场流通体系。为确保蔬菜能够产得多、销得快,卖个好价钱,清池村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站作用,将10种主要蔬菜价格信息及时通过信息服务站发送到县政府网和甘肃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帮助农民与客户签定订购合同,保证经常性购销往来。坚持走“基地+合作社”的路子,成立了清池村蔬菜产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70名,主动加强与县内外各地蔬菜市场的联系,进行连锁经营,拓宽了韭菜的销售渠道。引进了真空保鲜膜,保证韭菜在长途贩运中保鲜不变质,使菜农利益得到了最大保护。加快了蔬菜龙头企业建设,投资300万元,建成了蔬菜恒温库8处,年贮藏量800吨。

  韭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清池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近年来,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衬砌蔬菜园区灌渠10条4210米,硬化蔬菜园区“两横四纵”产业路6条8600米;组织村民与河争地,平整河滩35亩,有效改良盐碱地72亩;硬化村内巷道35条8000多米,建成沼气池280眼,配建卫生厕所280座,沼气入户率达到52.6%沼气入户率达到52.6%;埋设安全饮水入户管道16公里,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一处,新建文化娱乐广场2个,安装路灯50盏,。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清池村)

(清池村)

(清池村)

(清池村)

(清池村)

(清池村)

(清池村)

(清池村)

(清池村)

本新闻共7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0304050607

摄影相关图片
卦台烟云(图) 冬日印象(图) 麦积山(图) 天水新貌(图) 春的使者(图) 秋色映佛国(图) 石门仙境(图) 麦积山云海(图) 麦积山冬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