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 放飞梦想
——天水市博物馆举行传统风筝制作公益亲子活动侧记

“风筝的发明是在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墨子以木头制作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风筝最早的起源。”4月24日上午10时,天水市博物馆的社教人员正在给一群孩子讲解风筝的起源。

当天,由市博物馆举办的“触摸历史、传承文明”系列活动之“传承文化、放飞梦想——传统风筝制作”公益亲子活动在伏羲庙市博物馆临展厅门前进行,一群5岁至12岁的孩子正在聆听社教人员介绍风筝的由来和制作工艺。

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风筝,将竹子做成龙骨用绳子绑起来,并按照顺序将风筝逐步拼接起来,一个小型的风筝很快就现出雏形,有蝴蝶、金鱼、奥特曼、喜洋洋、机器猫等各种孩子们喜欢且熟悉的卡通形象,最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风筝算是制作完成了,随后孩子们高兴地放飞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

“我以前只放过风筝,从来没有亲手做过,现在放飞由自己动手制作并涂色的风筝,感觉真好!”10岁的金泽坤说,没想到古代风筝的用途真多,在唐代、宋代、明代的用途都不一样,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风筝竟然还有军事侦察、传递信息以及载人的功能,让他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这是一次难得的亲子互动,孩子和家长一起动手,一起了解风筝的历史,学习风筝的制作技艺,在互动中学习知识,了解文化,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参加活动的陶女士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