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大秦文公》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精彩上演(组图)
(2016-3-8 11:31:37)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大出天下有老秦

 --天水市新编历史剧《大秦文公》观后

  严森林 文

  天水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也是一个屡屡能出好戏力作的古城。

  “改制转企,公司挂牌”后的今天,天水仍见新气象。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下,天水市的戏剧队伍更为稳固,艺术创作尤为活跃,他们持续坚守甘肃戏剧传统,恪守“天职”为群众奉献上乘的精神食粮,在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区的建设大潮中潜心进取勇毅担当,推出《麦积圣歌》、《邓宝珊在甘肃》、《轩辕皇帝》等优秀剧作之后,今秋,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天水市秦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又鼎力推出大型秦腔《大秦文公》(出品人刘锋、董秦,编剧杨智、曹锐,导演韩剑英),一经在秦州大剧院隆重上演便获得各层面观众的热情欢迎,进而又在宁夏银川市举办的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中一举夺得“优秀剧目奖”(最高奖)等多个奖项,真是一路前行,好评如潮,充分体现出天水市旺盛的戏剧活力。

  史载,“嬴秦”为中国古老的原始部族,从非子(约前900年-前858年)至秦始皇帝(前246年一前210年)其间就有36代国君。今天,天水的主创者何以将目光聚焦在秦文公(前765-716年)的身上? 很显然,这种艺术指向与创作主体所具备的情感缘由和地域关系有着天然的吻合。秦文公这位春秋时的秦国国君当时就住在“西垂宫”,亦即今天的天水、陇南一代。这片土地当初哺育过命运多舛的嬴氏秦人。他们曾在这里劳作,也在这里崛起,有过从不屈服的性格历练。于是,华夏文脉的古今暗合催促着今日天水的主创者发掘这段很久被尘封且多有神异色彩的时光碎片;秦人部族从马夫到皇帝衍进的奋战史更催迫着他们在这段历史文化长河中打捞出“嬴秦”的阳刚意志与聪明智慧以为与时俱进的今人提供历史借鉴和精神滋养。

  虽然不是所有的观众在温习了历史教科书后才能观赏这出《大秦文公》,但是我们极易在剧场观赏时感受到,这出原创剧目不仅告诉了观众秦文公嬴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秦人从弱小到强大不断衍变的历史现实,它还折射出天水主创人员勇毅于那段遥远繁杂的时光碎片中发现“金矿”且富有激情与诗性般的创造才干;他们和广大观众一起热爱这片土地,最富有戏剧的原创动力,也最具有开掘和升华嬴秦人心灵世界的现代智慧。他们从秦文公时代部族浴血疆场、伐戎取胜、扩地东进、收编遗民、制定法令、完全定居、从事农业等历史事件的有限记载中,最终提炼出“老秦”人为大秦帝国统一中国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动因,揭示了古“嬴秦”从羸弱走向强盛的心路历程。

  思忖之,我们不能不感触到有别于史籍陈述的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一个民族的强大和兴盛并非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它都是有来历的、有缘由的,它一定是经过了千百年苦难的历练,才会成长为一个富于梦想且勇于开拓和进取的民族。因此,《大秦文公》对其思想主题的提炼非常有份量,正是这一创作元素所释放出来的“大出天下”之旨,奠定了该剧作的思想震撼力。“大出天下”者,即心胸博大, 视野开阔,不被命运所囿,一个民族必须从内到外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大出天下”者,即要懂得弱小之国听任沉沦而不图强大则势必覆灭,而万般历练才会生发出顽强的生命力; “大出天下”者,即重实又戒虚,要团结一心,天下为怀,真心为民,追慕和合,还要随机应变,持德从善,坚定“大出”的意志宏愿。正是这种出自史书带有古代语言风貌且涵义丰厚的“大出天下”,才使观众从现实进入历史探寻又从历史回到现实遐想,引发两千七百多年后奔驰于华夏时空邃道中的我们心灵上、心理上的合鸣共震,其信息量是巨大的。所以,许多看过此剧的人为什么都觉得《大秦文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正鉴于此。这是首先要充分肯定的。

  然而, 秦腔《大秦文公》毕竟不是历史教材,其思想性的充分阐示必然要建立在舞台艺术生动鲜活的表达之中。基于编导对这段历史真实的深刻认识与独到见解,呈现在舞台上的《大秦文公》也有着比较显明的艺术特征,全剧故事情节凝练而集中,人物塑造大气而纤细,心理揭示粗犷而微妙,矛盾冲突多变而具章法,舞台风格拙朴而见恢宏,演出气氛也颇为浓郁,这在甘肃近些年的历史古装剧的创演中并不多见。然而,历史剧最为紧要的是努力塑造出真实而灵动的历史人物典型,这是戏剧创作诸元及整个剧作的总支撑。于此,我认为《大秦文公》在状写历史人物形象上有三个特点:

  一、以嬴硕(秦文公)为中心,塑造了真实可信且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秦人群体,这组群体形象正是嬴秦先辈人的代表,从而奠定了该剧豪放、古朴、凝练的风格特色。全剧共分六场戏,前三场戏重点描写秦人嬴硕及“父君”嬴子车、兄长嬴坎、老祖母和近臣公叔葵对周平王的不公所表现出各自的态度, 以及和“戎人”义渠单于强势入侵掠夺的矛盾应对;嬴硕是在事件与众多冲突中逐渐形成其主人公形象的。第一场戏周平王大宴群臣时,曾是马夫且护驾功高带“狼毒”箭伤的“西垂大夫”嬴子车与子被拒之殿外,是嬴硕“击缶而歌”,发声“不为瓦全矮半分”,从而震惊王室内外;第二场当单于掠去老祖母并扬言嬴氏父子拿金印城池赎人时,嬴坎带兵救人失败,愤然要将单于之女斩首时又被嬴硕阻止,嬴坎嬴硕兄弟二人的性格互为映衬,在交代事件冲突中显现出每个人物相互的依存性及其智慧与性格特征,又为剧情的发展和矛盾的推进埋下伏笔。秦人群体形象与嬴硕个体形象紧密融合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人物关系中有机的“戏剧矛盾体”,全剧悬念由此叠生。

  二、在国情与亲情的交织中展示剧中人物心灵的真善美,既有对历史真实的概括性,又有对同是秦人亲人心境却有异变的揭示,因而使历史人物具有其典型性。粗看前三场戏与后三场戏冲突结构有隔裂而显得不一致,但从“大出天下”的主旨角度看,对戎人单于的“外交”举措与对本族“内政”的励精图治却是一脉贯通不容分割的。第三场戏是非常好看的一场戏,当嬴硕扮作晋商前来单于领地迎救老祖母时,虽然见得单于你言我语谈论商机并非剑拔弩张,但悬念逼近杀机四伏;老祖母、嬴硕与单于王之间无法解开的纠葛冲突,却被嬴硕挽救下来的单于之女所化解,他们中的睿智、真心与善良总归是对立族群中原本该有的美悦。而在第四场戏中,嬴子车病故前预选该哪个孩儿临位掌权时,以贤名为重,破祖上“立长”的规矩将秦侯君印交于嬴硕,并让兄弟二人折箭为誓团结一心共谋大计,这些情节的设置展现了当时秦人对先世大业兴亡的忧患,也偾张热血,凸现嬴氏后辈将仁孝亲情与国家大义交织一起的脉动,揭示了历史进化及嬴秦壮大的本质,也从典型性上展示出历史剧特殊的审美需求。

  三、在全力营造嬴秦人“大出天下”的整体印象中,注重在细节刻划上充分展现主要人物的个性色彩,努力用艺术形象打动观众,从而最终收到生动的剧场效果。和西戎、安百姓、严秦法,观众容易理解,而举众之力铸造秦鼎就具有寻味不尽的擒摄力。铸制铜鼎在春秋时已极为盛行,秦文公下令炼造的巨鼎正是秦人早期文化中包涵着法律威严、治国理念、高贵品质和顽强毅力的精神象征物。第五场戏,良造师及其妻紫云正是以投炉献身之情节细节凸现民众对大鼎精神物象的敬重推崇;再者,秦文公因嬴坎兄抢占民间宝器为己生辰日助威而对其下令“留下一指握拳杀敌,割去一耳定然示众”,公叔葵具心叵测为嬴坎呈上能遮残耳的头盔,第六场西畴祭天台上兄弟二人祭祀饮酒、老祖母赶来验试出都是毒酒,以及原形毕露的公叔葵举起谝来的令牌连呼三声意欲兵变却又无一人相应,等等,这些细节既让我们看到剧中人物个性的毕现又让观众体验到冲突高潮的惊心动魄,这些都是好戏,有魅力,有韵味,有看头。创作者对历史资料深入细致的推研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受,以及努力在舞台演出中实现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二者相互统一的念想,亦全然和盘托出,这就是艺术,“让历史成为戏剧之诗”!

  戏曲,又是表演的艺术。表演艺术的载体就是剧团。没有天水市这支稳定如常、不断拼博的专业艺术表演团队,《大秦文公》是无法这样强劲地创立在今天的舞台之上。这台子演员各自的形象、功底、行当与所承担的角色,虽有不同,但各自都有特点;演员个体及相互间的搭配也十分恰当,大家具有团队精神,齐心投入, 力挺了这出新剧作,真象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常小红饰演的老祖母大度而和善,她的道白与步态把这位耄耋老者刻画得相当精到;言说“看羊羔跪着吃奶!”,又忍辱为单于倒酒,个中深味令人掂量再三。段艺斌饰演的嬴子车扮相威武,声腔厚重,情感充沛,表演重工架;兵车鳌战殿前冷遇扬天长啸的一幕颇具雕塑感,足见其西垂大夫的英雄气慨,而“以箭育子”惮精竭力,又不失长辈风范。李勇鹏饰演的嬴坎,动作幅度大,举步挥拳没有遮拦,威猛中缺失机智,知罪后恪守誓言不怨天忧人,甘愿以头撞鼎自责,把个嬴秦人的刚直血性活脱脱展现无遗。边肖饰演的嬴硕秦文公,扮相英俊,身段刚毅,从文武小生(嬴硕)到老生(晋商),再到须生(秦文公)的表演转换格外出彩,唱腔的变化更是游刃有余;他是陇剧名家,秦腔也唱得韵味浓酽尤有新创,极为感染观众,表现出这位梅花奖演员持续突进的艺术造诣。张智敏饰演的义渠单于,作工洒脱,嗓音宏亮,浓眉大眼,不搞脸谱化,两侧向上微翘的胡须梢表现出戎人善战机敏游猎的习性,演员脸上的戏做得挺足,刻画内心活动精准细腻。袁丫丫饰演的戎女,美丽动人,豁达中肯,唱腔亮丽,做工活泛,身段舒展自如,表现出青年演员娴熟的行当技巧与良好的文化素养,她是天水不可多得的角儿。赵伟饰演的公叔葵,重台词的阴柔多变,亦善于用侧身背影的抽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其心路历程忽隐忽现却首尾一线贯通,最终收到“图穷匕首现”的艺术效果。而黄来旺饰演的良造师、王亚娟饰演的紫云戏虽不多,但演得铿然有声气贯长虹。《大秦文公》的群众演员在表演群舞、群场戏中,勇武列阵,整齐划一而不拘谨,将戏曲的舞蹈美充分展示出来,又不乏向古典舞现代舞的有机借鉴,体现了他们合力追求整个舞台形象“一棵菜”的理想境界。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天水市对于秦人秦文化的历史研究,对于甘肃“西秦腔”这一古代戏剧形迹的考证探索,是放在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大格局中进行的,是在象《大秦文公》这样具象而又艰辛的艺术实践中获取真知的,是在务实进取中体现甘肃秦腔的当代价值取向。他们认定“秦起陇上,西陲之雄”之说,也认知“秦声以甘凉为雄,犹称劲敌”之印记,但不自傲更不自卑,而是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体现秦州人的真挚与豪迈、朴拙与高贵、勤谨与豁达。秦腔在某些地方已近消竭,但天水这支秦腔队伍已是今天甘肃秦腔的中坚力量,是甘肃戏剧的生动写照。竟管这台新剧目在“铸鼎”事件的某些情节设置和主人公戏剧行动的打造上还要再做推敲,让其更为合情合理、自然顺达盈溢智慧;在舞台某些场景及天幕、服装色彩的调配上还需加工修润,但观众已经感触到这是一出好戏,是必定能走远的好戏。有人说 “眼下已经是个精品之作的坯子”,这也并不为过。

  在我看来,象《大秦文公》这样式的秦腔和天水这支活跃的戏剧队伍以及当地持续浓重的文化走势, 已经构成了甘肃大地上一支正在崛起的活态的秦兵马俑式的威武军列:不畏艰难,一路雄风,“大出天下”,可喜可赞!

  【本文作者系甘肃省剧协原副主席】

  〖730000甘肃兰州 五泉西路39号 市文化出版局 13919037399 〗

本新闻共8页,当前在第07页  0102030405060708

摄影相关图片
武山县清池韭菜基地(组图) 梅江村(图) 武山县大南河流域蔬菜生产基地(图 天水 纸鸢飞舞春来到(图) 我要去天水了!(图) 春祭伏羲活动圆满落幕(图) 天水夜景美翻天(图) 春祭伏羲典礼(图) 春祭伏羲之迎献饭仪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