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水市委召开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
王锐讲话 杨维俊宋尚有等出席

12月18日,中共天水市委召开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中共天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市委书记王锐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就《建议(讨论稿)》向全委会作说明,并在会议结束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传达了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
市领导宋尚有、王光庆、张明泰、蒋晓强、赵卫东、蒲军、雷鸣、王正茂出席会议。

王锐在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建议》,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顺应了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和这次市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立足各自实际,完善思路举措,把中央和省、市委《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王锐强调,“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能不能抓住用好未来五年战略机遇期,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把发展形势研判好,准确把握今后五年我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形势,更加有效地应对风险挑战,更加敏锐地捕捉政策机遇,趋利避害、顺势而为,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把发展特征把握好,立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西北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重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精神状态由保守封闭向争先进位转变的“八个转变”特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发展速度把握好,把动力源头激发好,把自身优势发挥好,把产业体系构建好,把基础设施完善好,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化解矛盾问题、突破瓶颈制约,推动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要把发展理念贯彻好,深刻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为实现转型升级动力转换提供有力支撑;把协调发展作为内在要求,促进城乡、县域、经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方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美丽天水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开放发展作为关键之举,抢抓“一带一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重大机遇,统筹用好内外市场,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并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把共享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王锐强调,“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规划。市委《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战略举措作出了系统周详的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要严格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要求,毫不松劲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到2017年实现基本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再经过三年巩固提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集中突破精准扶贫难度大、基础设施欠账多、公共服务水平低、改善民生任务重等重点难点,下决心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产业培育、城乡发展、项目建设、对外开放等关键支撑,更好地为小康社会建设发挥牵引作用。
王锐强调,全市“十三五”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措施已经明确,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水平,锻造从严从实的过硬作风,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凝聚转型升级的强大合力,本着对党的事业、对天水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王锐强调,临近年底,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级各部门要对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进行总结盘点,认真抓好项目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扎实做好各项考核工作,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努力为今年“十二五”收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明年“十三五”开局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传达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不是市委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检察院检察长,市公安局局长;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主任,市纪委常委;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市政府各部门、市政协各专委主要负责人,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麦积区、武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市属及驻市有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省、市党代会代表参加会议。市级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决议
(2015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天水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2月18日在秦州区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市委委员34人,市委候补委员4人。市纪委常委和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部分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市委书记王锐作了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王锐就《建议(讨论稿)》向全委会议作了说明。
会议高度评价了“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致认为,“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的目标,坚持“关天经济区引领、国家级园区支撑、现代化城市带动、县区组团式发展”的思路,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市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扶贫攻坚取得新成效,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民生改善得到新加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进入了天水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
会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环境与条件。认为我市发展总体上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适应、引领和推动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增速转变,动力源头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区位观念由西北内陆向开放前沿转变,机遇政策由多重叠加向加速释放转变,资源开发由存量优势向集约利用转变,环境条件由基础薄弱向加快完善转变,发展层次由传统经济向新兴产业转变,精神状态由保守封闭向争先进位转变,趋利避害、奋发有为,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会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的部署,牢牢扭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遵循“八个并重”总体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不松劲,更加突出提质提效、更加突出创新创业、更加突出开放开发、更加突出共建共享、更加突出安定安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会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力争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市生产总值跃上800亿元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跃上30000元和10000元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凸显,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理念普遍树立,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基础瓶颈制约明显改善,“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城乡供水紧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平安天水建设取得新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主动服务全省战略大局,努力把天水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次核心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国家信息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最佳宜居环境城市。
会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主要任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坚持因村因户施策,着力补齐小康短板,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围绕建设始祖文化历史区,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区域经济首位产业。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区域协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天水段建设,落实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各项任务,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机制,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保障改善民生,提高教育质量,扶持就业创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天水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激发各族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团结动员全市上下共同奋斗。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安全发展体系,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