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杨维俊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记者会上介绍天水情况(图)
(2015-1-30 8:05:18)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天水在线兰州1月29日讯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今天晚上召开首场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天水市市长杨维俊、白银市市长汪海洲、陇南市市长陈青分别介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主持人    马森:下面,请杨维俊先生介绍情况。

  2015年1月29日19:47:36

  杨维俊: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项目建设成果丰硕,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约束性指标均低于控制目标。

  我们坚持稳增长,促发展,赶超进位取得明显效果。始终把稳中求进、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逆势较快增长。完成生产总值496.89亿元,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90.65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193.0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213.22亿元,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537.76亿元,增长2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29亿元,增长12.7%。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00.18亿元,增长15.75%,其中公共财政收入31.83亿元,增长15.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5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4982元,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16亿元,增长10.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的位次均有前移,有些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杨维俊:我们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农业上,围绕打造“果品、蔬菜、畜牧、劳务”4大百亿元主导产业,加快8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施科技增粮、优质梯田、林业生态、土地流转、安全饮水等10个“百万工程”,扶持壮大“100强龙头企业”,加快3条城乡一体化示范长廊建设,持续抓好100个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四大主导产业收益占农民收入比重达80%以上。工业上,坚持集群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工业“提质扩量”工程,围绕“培育5户以上年销售收入上50亿元的产业化企业、10户以上上10亿元的骨干企业、50户以上上亿元的成长性企业,逐步形成年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六大产业集群’,打造年销售收入上千亿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阶段性目标,去年重点实施了华天、星火、长城电工三大产业园和卷烟厂易地技改等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3个,完成投资102.5亿元。积极推进开发区扩区增容,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华天科技、长开公司、岐黄药业、电传所公司列入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甘肃名牌产品10个,新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第三产业上,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6”工程,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为统揽,加快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文化旅游产业园3大园区建设,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服务基础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提升等6大工程,重点实施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促进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4.83%,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8.02%和28.2%。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甘谷浙江商贸城一期建成运营,天水商贸城、天水会展中心、秦安西部小商品城、国家级武山蔬菜批发市场等项目加快建设。

  我们坚持抓项目,增投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实施“3341”项目工程,向上争取项目3901项,落实资金65.48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60项,落实资金312.78亿元。宝(鸡)兰(州)客运专线、天(水)平(凉)铁路、十(堰)天(水)高速天水段建设进度加快,引洮城区供水工程启动建设,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完成选址批复,我市自行融资建设的麦积至甘谷二级公路、国道310秦州至武山段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天(水)平(凉)高速公路、天水至武都铁路、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逐步推进。着力构建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骨架,组织实施城建项目284个,完成投资70.13亿元,成纪新城、颖川新城、东柯新城、秦州新城、三阳川新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展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重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一县十镇二十村”新型城镇化试点,全市城镇化率达34.06%。

  杨维俊:我们坚持惠民生,促和谐,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去年民生支出164.0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49%。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改造校舍41.26万平方米,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乡镇全覆盖。市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项目等有序推进,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即将完工。麦积山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创编的《大秦文公》、《轩辕大帝》分别获第七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剧目特别奖”。省列10项23件、市列13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深入推进,减少贫困人口27万。新建农村公路2200公里,解决了35.16万农村人口和5.53万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6606套,建成5257套,3934户群众入住保障房,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28万户。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7.6%,新农合参合率97.8%。

  2015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和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变化,全力推动大发展,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主动的担当、更加有效的作为,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全市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有新的提升,让天水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天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015年1月29日20:18:15

  杨维俊:天水有8000年的文明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灿烂辉煌,灿若星辰。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

  省委、省政府通过积极争取,在国家层面打造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化战略平台,这在新常态下给甘肃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建设好这一战略平台,既能推动历史文化的大繁荣,又能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同时还能带动群众生活的大改变。比如去年在整个经济指标下行的情况下,全市文化产业增速达到了24.83%,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8%以上。秦州区平南镇一个行政村结合美丽新村建设,新上了滑雪场项目,每天收入都在5至10万元以上。

  在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三大版块中,天水作为陇东南历史文化区的核心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区域位置优越,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必须有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担当意识;又要有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的政治意识;更要有在这项工作中如果没有大的作为,或者不出彩,就上对不起老祖宗、下对不起老百姓的责任意识。

  在这方面,首先,我们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做好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规划和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等一系列规划工作。二要认真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136”工程,就是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历史文化名城为统揽,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文化旅游大景区三大文化产业园区,搞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服务基础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品牌打造提升六大工程。三要以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打造“由天水·知天下”的文化旅游品牌。四要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谋划了一批大的项目和小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有效提升天水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新常态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在这方面我们会有所作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杨市长,您好!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保障,请问市长,天水是如何加快推进交通建设的?此外,天水是严重缺水型城市,城乡用水供需矛盾突出,请问市长,天水将如何解决城乡供水问题?

  2015年1月29日20:40:14

  杨维俊:全面建成小康,交通必先保障。近些年,在交通建设上我们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做工作,一是结合全省公路建设“东部大会战”,把天水全力打造成陇东南的交通枢纽城市;二是围绕把天水建设成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这一目标,全力打造公路、铁路、民航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三是紧紧围绕基层老百姓的“行路难”、“出行难”问题,加快实施农村交通道路畅通工程建设。

  在公路建设方面,天水到宝鸡、天水到定西高速公路的建成,打通了兰州经天水到西安的东西大通道,天十高速天水到成县段今年建成通车,即将打通天水到汉中和十堰方向、天水到武都方向的西南边通道,今年即将动工建设的天水到平凉高速公路,以及省上谋划的天水到静宁高速公路、陕西陇县到甘谷高速公路等项目,将打通天水到北边和东北边的通道。另外,随着庄浪到天水、洛门到礼县等几条二级公路和几条战备公路的建成,特别是我们通过创新机制,组建成立了天水市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争取国家补助和自行融资,启动实施了投资20亿元的麦积至甘谷二级公路和投资35亿元的国道310秦州至武山段改造项目,大大增加了市内交通道路的通行能力,这样将基本形成天水市公路交通骨干网络和交通枢纽。

  在铁路建设方面,积极为宝兰客运专线、天平铁路建设提供服务保障,按国家计划,天水到平凉铁路今年建成运营,宝鸡到兰州客运专线明年建成运营。同时,协助有关方面积极推进天水至武都铁路的基础性工作,构建“十字”形铁路基本网络骨架。另外,在去年开通天水至兰州旅游专列的基础上,今年开通天水至西安旅游专列。

  在航空建设方面,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加快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通过多方努力,2014年2月空军对新机场选址作了批复,又通过去年做工作,昨天国家民航局也对选址作了批复,我们将全力推进后续迁建工作。二是在完成机场迁建前,重点做好天水现有机场的通航工作。在原来每天有天水到西安航班基础上,去年开通了天水到天津到大连、天水到西安到重庆的航班。今年,我们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全力打造天水至西安的“航空快线”,每天有三、四班以上天水到西安的航班,然后采取“一票到底、代码共享”的形式,直接开通天水经西安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的航班。

  在通村交通方面,按照国家和省上的安排,我们连续实施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工程,交通通行率大大提升,比如去年一年就建成通村公路2200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到74.5%。今年将继续建设1500公里以上的通村道路,同时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加大村庄道路硬化建设力度,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农村“行路难”和“出行难”的问题。

  天水确实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不仅农村吃水矛盾突出,城市供水也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在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规划布局中,我们把城乡供水问题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按照“城乡统筹、远近结合”的措施办法,下决心解决好城市供水和农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方面,从2005年开始,我们结合实施国家和省上安排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25处,解决了195.1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近年来我们又集中实施了百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到2015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92.4%。今后几年,将集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在解决城区供水方面,我们主要通过近期和中长期两个层面做好工作。近期集中抓应急供水,通过安装一体化净水设备、新建加压泵站、新建应急水源井等办法,使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7万吨以上,化解供水燃眉之急。在中长期层面,将分步推进引洮城区供水项目和曲溪调水工程项目。在引洮城区供水项目的实施上,我们通过创新机制,成立了市水投公司,与省水投公司合作实施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管道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已经由省水投公司组织实施,这个项目可每年提供5548万立方米的城市用水。南部山区曲溪供水项目的23个基础性项目文件已办理22个,建设资金主要通过争取国家项目和市场融资办法解决,建成后年供水量可达5700万立方米。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可从根本上解决天水市百万人口大城市的供水问题。另外,从长远角度上考虑,省上正在谋划白龙江调水工程,天水也将在这个项目中受益。

摄影相关图片
“四九”寒天桃花开(图) 走进武山蔬菜科技园(图) 天水湖上白鹭舞翩跹(图) 葫芦河生态公园 渭河风情线 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图) 石门秋色醉游人(图) 深秋的麦积山多彩多姿(图) 走进古坡赏秋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