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兰州12月3日电(记者 梁强)12月3日,甘肃省第一部市州级地域史志——《天水通史》在兰州市举行首发式。历经5年多、数易其稿的《天水通史》,分先秦、秦汉至宋元、明清民国、人物四大卷,近300万字。此书上限从旧石器时代内容起,下限到新中国成立至,主要包括天水历史和天水人物传记两部分,全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天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记载天水历史的史书,填补了天水没有地方通史的空白。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同志在首发式上表示,盛世修史,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9年开始启动的《天水通史》编撰工作,是传承文明,资政育人的需要,也是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天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是天水推进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的一项丰硕成果。

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鸿嘉介绍了《天水通史》的编写情况。彭鸿嘉说,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年的建城史,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了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据彭鸿嘉介绍,2009年10月,在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光庆的提议下,天水市决定编写《天水通史》。之后成立了编委会,由天水市社科联副主席宋进喜担任主编,具体负责编务工作,并邀请天水师范学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市委党校和市直文化系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编辑。同时制定了《天水通史》编辑大纲和编辑计划,编辑分为发起准备、初稿撰写、统稿成型、补充完善、审稿付印五个阶段。“《天水通史》编写成功,对于宣传天水历史文化、扩大天水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重大意义”。

记者翻阅《天水通史》看到,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4卷全书,装帧美观、图文并茂,文字简炼、史料翔实。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为此书作序一,写到“深感内容充实,体例规范,且颇有创意之处”,“其意义绝不限于天水局部一地,而是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国家历史文化的许多关键方面,值得学术界以及关注历史的社会公众阅读参取”,尤其是“天水地区在先秦时期有特殊的重要性”。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对《天水通史》的编撰出版表示赞赏,认为是“眼光和器宇高远的表现”。)
首发式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对《天水通史》的编撰出版表示赞赏,认为是“眼光和器宇高远的表现”。习惯不拿讲稿、即席讲话的连辑称赞,“打造精品要耐得住寂寞,5年、甚至10年才磨一剑”,“文艺也好,史学研究也好,都有规律,要遵循规律而动”。最后,他希望天水市要用好这本书,并不断完善,使其更科学、更专业、更可读、更具价值,发挥好对各方面的作用。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致辞)
当天,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青林,副省长王玺玉,省政协副主席张津梁、张景辉,原省委副书记李虎林,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膺,原省政协副主席邓成城、周宜兴、马国瑜,以及省直有关单位领导,在天水工作过的老领导,天水籍在兰工作的领导等140多人出席了《天水通史》首发式。(完)

(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鸿嘉介绍《天水通史》的编写情况)

(天水市副市长张建杰主持首发仪式)

(省直有关单位领导,在天水工作过的老领导,天水籍在兰工作的领导等140多人出席《天水通史》首发式。)

(省直有关单位领导,在天水工作过的老领导,天水籍在兰工作的领导等140多人出席《天水通史》首发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