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2014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新闻发布会在兰举行(图)
(2014-6-10 14:09:19)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汇聚四海华人同谒人文始祖

2014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新闻发布会在兰举行

  天水在线兰州讯 6月10 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天水市政府在省城兰州举行2014(甲午)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由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梁和平主持。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鸿嘉,副市长张建杰出席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杨维俊向新闻媒体介绍了2014(甲午)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和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有关情况。他说,今年6月22日上午9时50分在天水伏羲广场举行2014(甲午)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以“同根同祖、中华共祭”为主题,主要议程有奏乐、击鼓鸣钟、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祭祀规格高。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侨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甘肃省文化厅、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二是参祭范围广。届时将邀请国家有关领导人;港澳台政要、知名人士;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相关省、市、自治区领导;甘肃省四大组织及省军区领导;世界著名华人社团侨领、港澳台代表;国内文化名人及知名专家学者代表;经济界重点客商(企业财团、商会)代表;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一区和陕甘川宁四省十五方代表;天水友好城市代表;省内各市州代表;全国劳模、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青年代表等参加公祭大典活动。三是首次实现“两岸”共祭。经我市与台湾有关方面衔接洽谈确定,6月22日9时50分在台湾嘉义市大天宫将与我市伏羲庙同时进行海峡“两岸”共祭伏羲活动,届时台湾政要和各界代表近5000人将在台湾大天宫与天水伏羲庙同时进行伏羲祭祀。为配合台湾公祭,我市通过面向社会遴选参祭人的方式,将组成伏羲文化交流团赴台参祭。期间将举行甘肃天水伏羲庙赠送伏羲圣像启程仪式、台湾接驾暨安座仪式以及2014年台湾祭祀伏羲大典活动录像、两岸共祭伏羲电视新闻专题制播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四是宣传影响大。今年邀请中央、境外、省内外30多家主流媒体对公祭大典进行系列新闻宣传和专题报道。甘肃卫视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甘肃网、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等1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对伏羲公祭大典进行现场直播。同时,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将拍摄《人祖伏羲》系列专题节目。

  杨维俊还说,6月21日—24日,还将同时举办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主要内容包括卦台山民间祭祀太昊伏羲典礼、海峡两岸共祭伏羲、精品旅游线路推介及签约活动、中华始祖文化研讨会、“礼敬伏羲、百家同根”——华夏子孙寻根问祖活动以及《一画开天》大型舞剧演出、秦腔名家汇演、“伏羲杯”美术书法精品展等多项活动。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发布会上,杨维俊、彭鸿嘉、张建杰还就传承和弘扬伏羲文化、海峡两岸共祭、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梁和平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央视网、腾讯网、中国甘肃网、新浪网、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澳门华人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天水日报、天水电视台、天水在线、天水市政府网站等3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2014(甲午)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
大典新闻发布会记者问答实录

(2014年6月10日)

   

(右为人民日报记者吕守奎提问)

  1、人民日报记者吕守奎问:请问杨市长,为什么伏羲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精神纽带?伏羲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何关系?

  天水市市长杨维俊答:我先回答这位记者朋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为什么伏羲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精神纽带。伏羲之所以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精神纽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大家都知道,“三皇五帝”同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已逐步确立。而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居神农、黄帝、炎帝等之前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祖先,具有广泛的民族代表性和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因此,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华人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天水拜谒伏羲,寻根祭祖。
  第二,伏羲文化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伏羲时代是一个部族融合的时期,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六千五百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从甘肃成纪(现在天水)沿渭河、黄河而东下,定居于上古时期繁华沃野“宛丘”(古称陈州,现河南淮阳),依其圣德逐步团结统一了华夏部落,第一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创立了中华民族统一的“龙”图腾。从此,普天下的中国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民族——中华,共同尊奉同一个祖先——伏羲。在伏羲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太昊伏羲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
  第三,伏羲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相传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用文明之火引导人们走出了蒙昧混沌时代,肇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对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伏羲文化中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天人合一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谐、和合共生、生生不息的价值思想,成为海内外华人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
  因此,我们举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同时以“同根同源、同根同祖、两岸共祭”等形式祭祀伏羲,就是以此为纽带,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人文始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华夏文明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聚共识、增进合力。
  现在我回答第二个问题,关于伏羲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本身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伏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涵盖了伏羲文化。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对儒家和道家思想都有深刻影响。追本溯源,伏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众经之首、大道之源。

   

(右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程小旭提问)

  2、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程小旭问:请问彭部长,天水民间有哪些伏羲的祭祀活动?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鸿嘉答:天水自古就有民间祭祀伏羲的习俗。据史载,早在春秋时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金代,卦台山已有伏羲祭祀活动。元代,卦台山伏羲庙主祭伏羲,配祀炎帝、黄帝。明代,伏羲祭祀中心移至天水西关伏羲庙,规模宏大,规程严谨。清代,民间相传正月十六是伏羲诞辰,正祭日期遂改为正月十六。此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天水百姓民间祭祀伏羲的重要内容。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是传统的卦台山伏羲庙会。从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算起,到农历三月初三,都是祭祀“人祖”的日子,卦台山祭祀“人祖”的庙会时间定于农历二月十五,是天水较有影响的庙会之一。

 

(右为中国日报记者薛朝华提问)

  3、中国日报记者薛朝华问:请张市长介绍一下今年海峡两岸共祭活动中台湾祭祀活动的有关情况?

  天水市副市长张建杰答: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为扩大公祭伏羲大典及伏羲文化的影响力,经过国务院台办协调同意,经省台办和我市与台湾方面联系沟通,确定今年进行首次海峡两岸共祭伏羲活动,这对于丰富伏羲形式内容,架通两岸文化、心灵沟通桥梁,加快两岸合作交流,实现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情况是:6月22日9时50分,在台湾嘉义市大天宫与我市伏羲庙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共祭伏羲活动,届时台湾政要和各界代表近5000人将在大天宫参加活动,我市也通过面向社会遴选参祭人的方式,组成天水市伏羲文化交流团赴台参祭。台湾祭祀活动由台湾中华伏羲协会和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共同主办,6月18日在我市伏羲庙举行赠台伏羲圣像启程仪式,6月20日在台湾大天宫举行伏羲圣像接驾安座仪式。6月22日台湾共祭活动仪式包括迎宾、迎神、恭读祭文、祥狮献瑞、敬献花篮等相关流程。台湾主办方在活动中将邀请台湾政要及各界贵宾出席大典活动,期间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将策划开展一系列重大宣传活动:中视新闻主播将前来我市参与伏羲大典的现场报道和录制工作,台湾中视将播出《传承两岸情·中华大祭祖》特别节目和专题节目,由中视新闻主播主持,邀请相关专家来宾座谈,共同探讨甘肃及台湾地区祭祀伏羲活动的各项传统习俗及典故,并穿插播出在我市举行的2014(甲午)年公祭伏羲大典现场实况画面;在中视新闻时段连开设“两岸同源、公祭伏羲”等专栏,凸显伏羲祭典活动。并通过《旺报》、《中时电子报》、《旺e报》、《中国时报》、《工商时报》、《时报周刊》等报纸刊登专版进行宣传报道。

(图为香港商报记者吴娟提问)

  4、香港商报记者吴娟问:请问彭部长,天水作为我省文化大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目前已取得哪些显著成效?

  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鸿嘉答:按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工作布局,我市立足把天水建设成为文化强市和陇东南文化历史区的核心区域,制定了《天水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一长廊”引领、“三园区”支撑、“六工程”推进的总体思路。
  “一长廊”: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天水百里石窟艺术长廊,打造华夏石窟艺术之都。
  “三园区”:一是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二是建设大地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是建设麦积山文化旅游区,打造中国西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地。
  “六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工程、文化服务基础建设工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文化品牌打造提升工程。
  目前,我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正在积极全面有序顺利进行,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地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已被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中华始祖文化园及麦积山文化旅游区已开工建设,各县区均正在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据统计,全市共投建文化产业项目58个,投资总额达435.3亿元。同时全面开展文化产业百强企业培育工程,争取用5—7年时间打造100家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

(右为澳门华人报记者张建新提问)

  5、澳门华人报记者张建新问:请问张市长,天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天水市副市长张建杰答: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文化大市强市建设,坚持实施旅游富市战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把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六大工程之一,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和培育。主要措施:  
  一是进一步深入挖掘开发天水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积极推进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始祖文化建设与开发,加大对以麦积山为代表的石窟维修与保护,加快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麦积山文化旅游区等项目建设,培育开发寻根祭祖、自然风情、石窟艺术、康体休闲等特色旅游,做大做强重点景区,推进文化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二是以麦积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融资开发平台。
  三是加强与关中地区的合作交流,联手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积极构筑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文化圈。
  四是大力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复合型、非公有型、外向型和高科技型六大类型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五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2013年,我市共招商引资文化旅游项目17个,均已全部落地开工,投资金额67.74亿元。目前,正在筹划招商引资的项目有12个,涉及金额127.25亿元。
  六是目前已启动《天水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规划纲要》的实施,必将为天水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和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天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维俊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相关图片
探访秦州五台山(图) 麦积山植物园郁金香(图) 走进颖川河开发区(图)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图) 天水 一座宜居宜的城市(图) 卦台山下油菜花盛开(图) 卦台山下春耕忙(图) 净土花开香满寺(组图) 再进平安牧场(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