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严打哄抬盐价全力维护食用盐正常销售秩序
新闻发布会记者问答实录

1、目前日本地震核辐射对我市市场销售食用盐质量有无影响?在确保市场销售食用盐质量方面,我市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天水市质监局副局长 白元贞答:没有影响。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101条规定,“食盐的食品安全管理适用本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1996年5月,国务院发布《食盐专营办法》,国家对食用盐实行专营制度。2006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制度,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食盐,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发放。食盐的生产、储运和销售,都由盐业主管机构负责。
食盐生产要经过初级、中级、高级三级严格的化验和检测过程,检测达标后才会进入成品盐生产环节;成品盐生产出来后要经过水分和碘含量的标准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盐业公司;盐业公司要对每批进货进行抽检,检查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符合随货附带的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严格的生产规范和检验标准可以确保进入市场的每批食盐都是安全的。
《食盐专营办法》第16条第四项规定,严禁不符合国家食盐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盐产品销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执法主体,将依法予以处罚。
目前,我市销售的加碘食盐都是漳县武阳盐化有限公司生产的,由天水盐业分公司分级销售的。所有品种的食用盐原料全部都是2000米以下的井矿盐,生产完全符合食用盐的国家标准(GB5461-2000)。按照国家标准,食用盐中的主要理化指标氯化钠含量按不同级别要求为99.1-91%,碘酸钾含量为20-50mg/kg。天水盐业分公司对每批食用盐的出入库都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率100%,加碘食盐的质量可靠、计量准确,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2、日本宫城县附近海域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释放情况对我国及我市环境有何的影响?食用碘盐是否有助于预防辐射?
天水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 李凌答:
一是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对此次特大地震对日本核电站的影响非常关注,持续跟踪地震对日本核电站的影响。
此次日本发生的特大地震,造成放射性物质释放至环境,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已发出指令,要求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环保部门加强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监控,从监测结果来看,目前我国境内未发现任何放射性异常。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17日表示,截至17日16时,我国环境辐射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从我省辐射环境环境监测情况看,兰州未发现任何放射性异常。天水市处于我国内陆地区,距离事故发生点较远,不会受事故影响。
二是近日来,由于日本震后核危机加剧,以及传言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加之民众担心核辐射未来波及中国沿海,进而污染海水产品及食用盐等,中国一些地方及我市出现了抢购食盐的情况。
我国食盐种类主要分为三类:矿盐,海盐和湖盐。盐产能达到8000多万吨,而食用盐一年销量只有800多万吨,并且海盐所占比重在逐年减少。
碘盐中的碘含量相对较低,起不到预防放射性的作用。广大市民不要相信谣传,盲目抢购食用盐。同时,盲目过量的食用碘盐对身体有害无益。

(记者提问)
3、请问目前我市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品种主要有那些?其主要来源在那里?目前的食用盐供应是否充足,食盐是否会涨价?
甘肃省盐务管理局天水分局局长 苏辉答:目前我市供应的盐种有400g单绿盐、400g腌制盐、500g合成纸食盐。我市的食用盐以中盐甘肃集团武阳盐化公司(漳县盐厂)生产的井矿盐为主。目前全市食用盐供应充足,自17日我市抢购现象发生以来,我市已从盐厂紧急调运食用盐120多吨,并投放储备盐800多吨。截至3月17日,我市五县二区盐业公司、各农村食盐代批网点食盐库存1800吨左右,而我市的月消费量在1400吨左右,因此,我市不会存在食盐断档现象。
关于食盐价格,国家实行定价政策,任何经销商和个人都不能擅自涨价,目前我市供应的400g单绿盐、400g腌制盐、500g合成纸食盐批发价均为每小袋1.30元,零售价为1.50元,任何高于这个价格的销售行为都属违法行为,请广大消费者及时向物价部门投诉。

4、针对目前市民抢购食盐及经营者趁机乱涨价现象,我市将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天水市发改委纪检组长 王怀胜答:作为价格主管部门,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根据市政府的安排,我们已经派出专项检查组对我是盐业市场价格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向各县区价格主管部门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严查市场;三是设立了价格举报电话,12358。广大市民如果发现经营者擅自提价销售碘盐的,请保存好相关票据,并及时拨打价格举报电话,我们将认真查处,依法严惩。

5、针对当前食盐抢购现象,市商务部门有何应对措施?
天水市商务局副局长 李伍星答:3月16日下午,我市部分地区出现食盐抢购现象,据了解,造成这次食盐抢购的原因是受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污染海水,影响我国制盐业的传言,逐渐由我国沿海地区波及到我省。对此,天水市商务局高度重视,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由局领导率有关人员赶赴兰天城市广场、天天乐菜篮子、宝商家美佳等超市了解情况,督促企业采取得力措施,确保食盐市场供求稳定;二是要求兰天超市、万村千乡农家店、菜篮子超市、宝商家美佳等大中型超市实行限购等措施,保障市场均衡供应;三是明确要求有关企业和市场做好卖场现场秩序维护工作,切实防止人员踩踏等事件发生;四是指导超市、市场广泛宣传,及时引导居民理性消费;五是密切关注市场行情.据了解,我市现有成品盐(小包装)库存市区4000吨,保障12个月的供应量。

(通过检查发现,皂郊镇碘盐销售代批点仓库货源充足 )
为确保我市食盐市场供求稳定,3月18日上午,市商务局局长王玉虎紧急召集相关科室和我市商场、超市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一是传达市政府紧急会议精神;二是采取紧急措施:(1)要求各超市放开供应食盐。鉴于目前居民排队购买食盐现象,短期内要采取限购办法,为防止恶意炒作和囤积居奇,每人每次限购1-2袋。(2)各商场、超市要加强宣传工作,尽快张贴市盐业公司安民告示,大力向居民宣传目前食盐市场供应有保障,价格稳定。(3)各商场、超市要做好应急预案,特别是市场安全预案,遇有特殊情况,要立即向市、区政府报告。(4)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变相涨价、趁机搭售等各类不法经营行为,发现问题,从重从快予以处理。

6、我市出现食用盐抢购现象,工商部门如何依法履行职责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天水市工商局副局长 马建平答: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承担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履行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等职责。多年来,我市工商系统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为构建我市和谐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月18日上午,全市盐业市场整顿检查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在超市张贴“温馨提示” )
近日,受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影响,民众误认为日本核泄漏会导致我国沿海生产的食盐成为核污染盐,并且误认为含碘食盐能够防止核辐射,由此导致我国部分地区食盐零售价格上涨,并形成抢购风潮,目前已波及我市。为确保市场秩序稳定,防止出现食盐抢购风潮,市工商局于三月十七日发下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工商机关迅速采取行动,全力维护食盐市场秩序。
一是搞好全面检查。立即组织执法力量,加大对商场、超市等重点经营场所的检查力度,对从事盐业生产、加工、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注意检查,坚决制止无证照生产经营活动,深挖非法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团伙和窝点。坚决取缔非法利用盐土、硝土和工业废渣、废液加工制盐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城乡综合性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其周边地区的检查。
二是打击违法行为。对借这次盐业风波串通涨价、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严厉打击,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对于违法国家食盐专营规定,非法从事食盐批发、零售、储运业务的单位和个人,责令立即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查获的物品一律没收。对涉嫌犯罪的,将及时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三是加强协作配合。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疏导和管理,从整治无证照小盐厂和贩卖私盐入手,查禁非食用盐、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流入食盐市场,全面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同时,我们将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对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和餐饮服务行业的日常监督检查,一经发现有购进非食用盐、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作为食盐使用的,坚决予以查处,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全市各级工商机关将进一步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和消费者协会的作用,广泛开展正面宣传应道,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和传言,并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对举报线索,认真调查,逐一核实。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将利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以警示社会,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同时,全市工商系统已全面启动市场应急处置机制,严格落实了请示、值班制度,如遇重大异常情况将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在这里,也希望广大经营者能够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我市市场供应,安定人民生活。

(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