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城秦州,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千年文脉,非遗工坊里跃动着时代创意。近年来,秦州区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理念,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构建立体保护体系,让历史文脉“活”起来。秦州区坚持“点线面”结合,对哈锐故居、山陕会馆、张氏民居等历史建筑实施抢救性修缮与活化利用,对南郭寺、玉泉观等文保单位系统开展保护工作,对天水古城全面包装推出“秦州食光””衔月阁”等文旅打卡地,使文化遗产成为传承城市记忆、弘扬现代文明的有效载体。同时,持续加强泥塑、荷包、竹编、木雕等传统技艺抢救性保护,精心开展秦州夹板舞、鞭杆舞、小曲、黑社火等特色非遗展演,研发推出雕漆盘、茶杯、天小仙、红樱桃围巾等秦州元素文创产品,其中”东方微笑水晶小沙弥”获全市文创大赛一等奖。
创新价值转化路径,让传统文化”新”起来。注重从文化遗产中汲取精神养分,将历史遗存承载的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总结提炼中梁镇“家风家训永流传”等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打造“古训今用”示范案例,推动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策划举办“出彩天水·醉秦州”、“璀璨秦州”烟花秀、“魅力秦州”非遗打铁花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让市民群众在沉浸式参与中增强文化认同。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让城市魅力“亮”起来。秦州区推进花舞南山、平南康养文旅小镇、兰花小镇、李子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项目,广泛推广“秦州八大碗”等地方美食,推动文旅农康深度融合,用文化的“魂”、旅游的“形”、农业的“本”、康养的“根”打造集休闲、体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文明空间。通过实施“文旅+”工程,构建起多元文旅产业体系,持续放大文化品牌效应。

保护传承永不止步,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秦州区将继续让历史文脉更好滋养现代文明,奋力谱写文明秦州建设新篇章。在这片文化沃土上,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正在绘就一幅文明发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