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5月4日讯(记者刘武锋)岁月流转,风雨如织,村口的古树始终以挺拔的身姿,诉说着光阴的故事。从苍翠的柏树、沧桑的槐树,到烂漫的银杏、馥郁的丁香,这些历经千年风霜的古树,扎根于乡村沃土,枝桠间缀满繁茂新绿。它们静静伫立,见证着村庄的人来人往、四季更迭,为乡村留住那一抹悠远绵长、历久弥新的“绿色乡愁”。

春日的中梁镇阳光暖煦,雨润万物,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泥土与花草树木的芬芳。走进中梁镇麦王山村,村口一片古杏树群巍然伫立,其中一棵有着350年树龄的古老杏树被保护了起来,这棵古杏树冠径高十余米,树干粗粝如龙鳞,树冠硕大遮天蔽日,遒劲的枝干蜿蜒盘旋,周围的山坡上还有五十七株接近百年树龄的杏树,它们像慈祥的老人,守护着这片热土下的人们。
“最大的树龄三百五十年,我身后的是八九十年的树龄,小的时候我们爬到树上摘杏子吃,通过政府部门把我们的树林保护起来以后,把这一片建成古杏树林,对我来说意义很大,老了以后,看到杏树林,就想起小的时候爬到树上吃杏的时候,是童年美好的记忆。”秦州区中梁镇麦王山村村委会副主任胡成功说。

在中梁镇杨家山村,十八株树龄约150年的柿子树,宛如岁月雕刻的艺术品。它们身姿挺拔,树干虬曲,在时光的打磨下尽显自然之美。这些柿子树屹立在农户屋舍旁、田间地头,仿佛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柿柿如意”“好柿成双”“柿途顺遂”,一个个饱含美好寓意的谐音祝福,承载着村民们对生活的期许。历经百年风雨,它们早已与杨家山村血脉相连,成为村民心中难以磨灭的珍贵记忆,也为乡村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人文韵味。
“保留到现在还有十八棵树了。镇上上报林业部门将进行挂牌保护,将来给后辈儿孙留一个念想,现在村上一棵树算是一景。”秦州区中梁镇杨家山村村委会副主任何东生说。

近日,中梁镇兄集寨村的两株百年紫丁香古树惊艳绽放,微风轻拂,淡雅的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悠悠地萦绕在整个村庄,令人沉醉其中、心旷神怡。这两株紫丁香,树高约6米,其树干虬结如龙,纹理间镌刻着岁月的沧桑。根系深深扎入黄土,汲取着大地的养分。漫长的时光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它们不仅是自然馈赠的珍宝,更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活化石”,诉说着村庄代代相传的故事。
“这两棵树是灌木,到现在长成乔木,成了两棵树,大概有八百年。一左一右两棵树,长得特别健康,也像两条龙盘旋出去,村镇两级对名木古树相当重视,现在上报林业部门对古树进行更进一步的保护和修缮。”秦州区中梁镇龙凤行政村兄集寨自然村村民张钧说。

据了解,中梁镇麦王山、杨家山、兄集寨等村还有树龄1000年的侧柏、400年树龄的千枝柏,500年树龄的国槐,以及2株树龄约800年的紫丁香等古树三十多株。这些古树历经了朝代更迭、战火洗礼,却始终屹立不倒,每一棵古树名木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们不仅是绿色的象征,更是村落的变迁史、乡间瑰宝,一代代老百姓乡愁的载体。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