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5月4日讯(记者刘武锋)素有“羲皇故里”之称的天水市秦州区,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更是飘香千年的美食秘境。在甘肃天水秦州,“呱呱”这道以荞麦为魂、以酸辣为韵的小吃,被称为“秦州第一美食”,不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和生活方式,也用美食传承着一方文化。
天水秦州呱呱的起源,是一段跨越两千年的传奇。西汉末年,陇右枭雄隗嚣割据天水,其母朔宁王太后对荞面凉粉情有独钟,传说某次烹饪时,荞面因火候过旺焦糊,却意外成就了独特的焦香风味。隗嚣兵败后,宫中御厨流落民间,将这道宫廷秘技带入天水街巷,从此扎根市井烟火,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寻常滋味——呱呱。

“吃了一辈子的呱呱,这是天水人的早点,非常美味。”市民说。
“老板给我们来两碗呱呱,一碗辣椒调多一点。”市民说。
“呱呱”之名的由来,既有刮取锅底时“呱呱”作响的生动拟声,又暗含天水方言对叠字亲昵的偏爱,更因其味道“顶呱呱”,成为这座古城最直白的味觉告白。

天水秦州呱呱的制作,是一场与时光共舞的修行,先将盛产于当地的荞麦粉成荞珍子,入水浸泡后取其淀粉,加水用小火烧煮得黏黏糊糊成半凝固状,锅内结成厚厚的锅巴时,可盛放至盆内加盖回性,前后近20个小时的匠心雕琢,才能出来一锅色泽亮黄、口感绵软的呱呱。
“呱呱收浆以后是最难搅的环节,也是最费力的环节,呱呱的好坏也就在此之间,呱呱硬了以后比较酥,呱呱软了以后口感黏一点,这个时候要中火慢慢地来熬煮。”天水市秦州区常记呱呱第六代传承人常晓旭说。
呱呱调料的配制更是家族秘传:油泼辣子需选用甘谷辣椒,经三次泼油激发香气;芝麻酱需现磨现调,辅以蒜泥、香醋、精盐等十余种佐料,方能成就那层次分明的酸辣滋味。
“我们天水人讲究吃呱呱就要捏得细小,酥碎一点,调料就充分融进呱呱里面,特别好吃。”天水市秦州区常记呱呱第六代传承人常晓旭说。

日月更迭,时至今日,天水人的一天仍是从一碗呱呱开始。晨光微熹时,手指翻飞间,呱呱块落入青花瓷碗,淋上红艳的辣油、醇厚的芝麻酱,顷刻间,酸辣香气直窜鼻腔。从老板手里接过一碗,或站着,或蹲着,三两口,一碗呱呱便已下肚。香辣绵软的口感,以及它背后所承载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料汁非常入味,调料调得特别香,我就觉得真的吃到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大家来天水可以尝尝,真的很香。”市民说。
“呱呱特别好吃,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吃一碗,感觉上学都有活力了。”市民说。
“第一次来天水,这个味道吃起来挺好的,也挺Q弹的。”游客说。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天水呱呱的生产制作也逐步发生着变化。工业化生产方式“助力”呱呱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天水市联合加工企业、科研院所等,探索出“抽真空高温杀菌”生产工艺,让呱呱的保质期从3天延长到2个月左右,有效解决产品储存和运输难题。同时,下大力气在设备和生产环境改造、产品包装、店内布置、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不断提升,让天水呱呱这一地方小吃“换上新颜”走出“深闺”,在推陈出新中散发传承的时代魅力。
“我们根据线上线下订单,当天制作,当天销售,平均每天产量是1400斤左右,包装成品是2400袋左右。天水市也都制定了企业标准,借助发达的物流体系,我们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技术,扩大了天水呱呱的销售版图,以满足多渠道销售,带给消费者全新的美食感受。”天水吴大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龙飞说。
如今,天水呱呱已经成为天水的一张美食名片,这份“舌尖上的非遗”,不仅是味蕾的狂欢,更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正如天水人所说:“吃了呱呱,才算真正到了天水。”在这里,历史不曾远去,它化作一碗酸辣,温热了时光,也连接了古今。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