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4月30日讯(记者 王歧)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秦州区汪川镇柏母村以智慧农业赋能传统种植,通过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控等现代化技术,实现网纹瓜产业提质增效,为助力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记者在汪川镇柏母村温室大棚示范种植基地看到,大棚内绿意葱茏,网纹瓜苗破土萌发,生机盎然。工人们正在开展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从土壤环境维护到幼苗生长监控,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把控,为培育优质网纹瓜苗筑牢基础 。
“一个月前把瓜苗从下面的育苗棚移栽到温室大棚里,现在每天就是通风、施肥、除草,正常的田间管理,再有三个月瓜就上市了。”秦州区森启佳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柏旭阳说。

与传统种植不同,这里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科技范儿”。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滴灌精准施肥,降低了肥料使用量及人力成本;智慧温控系统实时监测棚内温度,自动调节通风和保温棉被,为瓜苗提供最佳生长环境。
“节省了人工成本,生长环境一般都是温度控制、通风,尤其天气比较热的时候要按时通风,下午根据气温把棉被放下来保暖,用温度计实时监测,保证大棚里的温度。”秦州区森启佳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柏旭阳说。

依托当地光照足、温差大的自然优势,合作社网纹瓜大棚从30余棚发展到50余棚,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的逐渐提升,也让合作社的收益不断增加。合作社负责人杨爱国介绍,除了巩固已有的山东市场外,今年将拓展新销售渠道。
“后续102个大棚种植的芹菜,上市以后全部种植网纹瓜,今年预计种植网纹瓜面积达到80亩以上,产量突破50万斤,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今年我们多元化市场营销,去年主要是销售到山东省,今年看能不能拓宽销售市场。”秦州区森启佳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爱国说。

近年来,秦州区汪川镇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重点打造大棚蔬菜、网纹瓜等绿色生态产业,采取“错季”种植和轮作等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拓展销售渠道、政策帮扶等举措,持续做大做强网纹瓜、苹果、花椒等特色产业,让“致富瓜”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