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4月17日讯(记者 赵婷 杨旭 汝玉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增强学习自信与文化自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天水市公园小学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开设趣味课堂和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引领学生沉浸于兴趣培养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新时代培育优秀人才。

在电声器乐课堂上,老师正悉心讲解着吉他、架子鼓、电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从节奏的精准把握、鼓点的轻重控制,再到肢体与乐器的默契配合,每一个音乐知识要点都被生动阐释。学生们全神贯注,眼神中满是对音乐知识的渴望。他们不断尝试,反复练习,教室里回荡着激昂热烈的节奏声,那是青春与音乐碰撞出的火花。
“我学鼓六年了,从一开始接触鼓棒到现在成为校乐队主力鼓手,从中我感受到了无限的乐趣。从上台第一次紧张到手抖,到现在的从容不迫,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天水市公园小学六年级学生张一涵说。
“我们用音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校园增添活力与色彩,从课间的即兴演奏到节日的精彩演出,他们用音符串起校园里最动人的时光。通过电声乐队,想告诉学生,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培养一个爱好会让生命更精彩。”天水市公园小学音乐教师马东奎说。

与此同时,古老的伏羲埙在校园器乐社团中重焕生机。当天下午,老师带领器乐社团的部分学生走进人民公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伏羲埙表演。学生们身着古装,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而来。他们吹奏着一曲曲经典曲目,古朴醇厚的埙音悠悠飘荡,将古老的文化气息传递给每一位听众,让大家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伏羲埙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它的声音浑厚而低沉,让我仿佛能够体验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深度。吹奏伏羲埙是一种独特而有意义的体验,这种乐器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天水市公园小学五年级学生何嘉鑫说。
“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我们让孩子们学习伏羲埙,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伏羲文化,让他们感受先祖的智慧和创造力。”天水市公园小学音乐教师师世刚说。

据了解,天水市公园小学目前已设立近40个社团。这些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极大地充实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将本着‘服务每个学生’的原则,呵护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品德等方面继续开展各级各类活动,让学生从班级走向自己喜欢的社团,在交往、开放的学习中发展兴趣特长,提升核心素养,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天水市公园小学政教处主任柏伯说。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