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4月17日讯(记者 马鹏)放下锄头拿起瓦刀,家门口打工钱包更厚实!在关子镇关子村,842万元的以工代赈工程不仅让140多位村民变身“施工队”,还完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干活拿钱、建好家园”的双赢模式,既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也为低收入家庭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在关子镇关子村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建设现场,务工群众身着反光马甲,佩戴安全帽,手拿铁锹、铁镐,正在对巷道路面和排水渠进行平整、砌砖作业。
“我从三月份开始参与这个工程,干了一个月,工资大概五六千元,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这条路修好后,老人出行更安全,生活也更方便。”关子镇关子村村民杨志强说。
“我是关子村的村民,干的是小工活,一个月工资四千多元,这对家庭帮助很大。工程完成后,巷道里的污水问题解决了,以后我们走上都干干净净的。”关子镇关子村村民李引顺说。

关子镇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总投资842万元,涉及面积19000多平方米,主要开展巷道硬化、污水管网铺设等工作。项目采用“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综合赈济模式,计划吸纳140多名低收入群众参与,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64万元。这一工程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提升了劳动技能,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以工代赈工程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重要支持,工程完成后,关子村以往污水横流、环境卫生差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将显著提升。”关子镇关子村党支部书记甄建东说。
“2025年,我区对关子镇关子村的群众务工意愿、务工时间等进行了详细摸底,结合当地基础设施现状,精心谋划并实施了这一示范工程。”秦州区发展和改革局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唐伟江表示。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