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月31日讯(记者李欣刘武锋)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近年来,汪川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把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从而走出了一条依托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汪川镇有得天独厚养殖资源。2024年,汪川镇万庄村把发展生猪代养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经营,建成了年出栏4000头生猪的自动化养殖猪场。
“2024年11月与唐人神公司签约达成协议,引进幼猪2000头,现在已经40多天了,体重均在60斤左右,长势很好。我们这个发展模式,以后如果成功的话,会带动更多的村民和养殖户参与进来扩大规模。”秦州区汪川镇万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兼安农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万安民说。

目前,养殖场投产的第一批2000头生猪,饲养情况良好,首批将在今年四月份出栏,五月份开始生产第二批生猪。
“一年给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左右,这15万元用于村上的公益事业,比如修路、修桥,给困难家庭可以补助,这个地方是村上的机动地,不交地租,所以说盈利更好。”秦州区汪川镇万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兼安农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万安民说。

截至目前,万庄村共有养殖合作社5家,年存栏生猪和牛7000余头,果品种植合作社10家。万庄村坚持走生态循环发展之径,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建设机肥加工厂,将村上的污粪资源加工成有机肥料,为村上种植的1800余亩“天汪一号”红苹果提供有机肥料。
“种了80亩地玉米,玉米下来给牛打饲料,秸秆牛一吃,我的圈养满60头,现在养了26头。”顺发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万顺民说。

特色种植“钱”景好,产业发展促振兴。寒冬天气,汪川镇柏母村的102座大棚和占地面积7.5亩的连栋温室内暖意融融,一株株芹菜苗木青翠欲滴,长势良好。
“我们今年种植了80亩芹菜,目前,保持芹菜的‘心茎’不要受冻,维持根系发达,到二月份气温回升的季节,一个月就可以成功上市。”森启佳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爱国说。

森启佳果树种植合作社培育的1.7万株网纹瓜幼苗,已经在育苗盘抽出了嫩叶,这些幼苗长势喜人。这是该合作社首次成功自育的网纹瓜幼苗,幼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预计今年五月份上市销售,上市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五个月。
“当地的这些留守妇女在里面干活,每月两千多元,好的话三千元。”森启佳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柏旭阳说。
汪川镇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