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月15日讯 2024年,秦州区坚持把畜牧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以规模标准化建设、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为重点,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产业绿色发展,全区畜牧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畜禽是家中宝,粪污是地里金”。在皂郊镇西坡梁天水润联牧业生产基地,一条条管道将养殖区、沼气生产区、种植区及生活区相互串联,将粪污处理、能源供输、种养结合有效链接,形成“猪→沼→果”循环农业产业链,走出了一条资源化利用、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大大降低了生猪养殖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个气体可以供给养殖区、育肥区和繁育区,还有生活用气地暖,这个效果是相当好的。经过厌氧发酵产生了气和电,每年能节约30%-40%的电。”天水润联牧业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唐光明说。
“我们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对19个规模养殖场和126个一般养殖场的粪污进行有效的处理,促进了秦州区种养循环的良好发展,走出了一条畜禽养殖场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支撑有机农业发展的种养循环的示范之路。”秦州区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邵小强说。

在推动畜牧产业绿色发展的同时,数字化管理正在成为秦州区畜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秦州区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通过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赋能全区畜牧产业高质高效发展。2024年4月,天水润联牧业有限公司启动实施“牧场中央厨房”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可通过精确管理,实现智能环控、智能喂养,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
“通过‘牧场中央厨房’对饲料能更精准地对每一个区域进行喂养,我们在不同原料里面能更好地进行调配,母猪的生产环节、育肥生产环节,一年四季的产能不受某些方面的限制,能够更稳定地奠定很好的基础。”天水润联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冯东帆说。

特色养殖为畜牧产业发展开辟“新赛道”。齐寿镇后寺村因地制宜,利用村内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倾力打造土蜂蜜产业,努力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韦小平是村里养蜂产业的带头人之一,更是全村首屈一指的养蜂专家,在他和爱人闫彩云的共同努力下,他家的养蜂规模从最初的几十箱发展壮大到了现在的二百来箱,跃居于全村养蜂规模之首。
“在养蜂过程中,要对蜜蜂日常勤于观察,时刻留意蜂群的状态,蜂箱内的管理要精心,定期清理和消毒。蜜源期要保证蜜蜂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不能过度取蜜。”齐寿镇后寺村养蜂户韦小平说。
“这几年我们的蜂蜜卖得也挺好,合作社发展得也好,来买我们蜂蜜的人也多。”齐寿镇后寺村养蜂户闫彩云说。

下一步,秦州区将持续聚焦“增量增产增效、优质饲料供给、加工能力提升、龙头企业壮大、质量安全与疫病防控保障”五个环节,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以农户养殖为基础,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为支撑的绿色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推动全区畜牧业高质高效发展。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