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乡村行 看振兴】杨家寺镇:壮大特色养殖 赋能乡村振兴(图)
(2024/11/25 22:07:13)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1月25日讯(记者  刘武锋 李妍)乡村要振兴,产业应先行。近年来,杨家寺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多元化特色种养殖产业,积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现农业增效有“路”,农民增收有“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杨家寺镇大庄草原平均海拔1713米,草原面积4400亩,与其相邻的大庄村借地处林带草原的优势,以规模养殖助推乡村振兴。寒冬将至,万物冬藏,大庄草原牧草逐渐枯黄,村民们陆续将牲畜从草场深处驱赶到圈舍,准备越冬。从事养殖业十三年的村民藺成娃说,每年仅养殖牛的经济收入能达到十万多元,依靠养殖,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养的是牛和马,牛的效益还可以,五十多头牛,能生产二十几头小牛,去年卖了三十多匹大马,每匹马的价格是一万一千元到一万二千元,留了十二匹马,三匹用来让游客骑,骑马效益也好,三匹马好的话夏季一天能收入一千多元。” 杨家寺镇大庄村村民蔺成娃说。

  “我们这地方是草原,养殖方便,最多的时候养了五十多头牛,养牛效益可以,平时散养,冬季三四个月在圈里喂养,近期牛还在山上,这一两天准备往圈舍赶,村上大概有养殖户三十多户。”杨家寺镇大庄村村民刘彦强说。

  大庄村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养殖,增强群众致富的“造血”功能,既培育了新型养殖业经营主体,也让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畜牧养殖成为大庄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去年养了六十多匹到七十匹马,今年有三十多匹马,卖了三十多匹。我们的经济来源一直靠养殖业,供给学生上学,老人生活,靠养殖业新农村的新房子住上了。现在山上流动的马有400多匹,去年和今年不要卖的话养殖的马要一千匹到两千匹。”杨家寺镇大庄村村民蔺小换说。

  天水市东林茂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杨家寺镇在精准扶贫期间引进的农业企业,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的运营模式,已初步建成了规模养殖、中药材、蔬菜种植三大基地。目前,东林茂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杨家寺镇白家沟村建有8栋猪舍,主要为唐人神集团进行育肥猪代养,今年第一批代养的1800头猪已经出售,现存栏育肥猪1800头,待年底出售。

  “建设了年产4000头的育肥猪场,猪场从2020年开始和甘肃美神集团合作代养育肥猪,现状比较乐观。从养猪开始为了产业转型,在原有基础上,种植连翘1000亩,款冬花200亩,丹皮100多亩,还种植了粮油作物,当地村民在这边常年务工的有30余人,工资每月3000元左右。”天水市林茂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昌说。

  “来这地方务工好,长期能干,来了生活也好,工资高,一天八十元,比我挑药材的好,好多人都来这地方务工,挣点钱,男的一天一百元,女的一天八十元。”杨家寺白家沟村村民张应花说。

  从生猪养殖,到中草药种植,东林茂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走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户收入,让种植养殖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也对土地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串起了一条闭环式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农户、企业、生态“三赢”局面。

  “目前产业已经起步,发展也比较稳妥。下一步,我们准备把杨家寺镇的育肥猪场改扩建,增加产能,争取明年六月份完工,达到年产一万头育肥猪。在公司的园区内,依托种养循环的产业,把老年康养产业融合到里面继续发展,目前正在做规划。”天水市林茂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昌说。

  杨家寺镇紧紧抓住特色种养殖业这个“牛鼻子”,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种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新路子”,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截至目前,杨家寺镇有大型养殖场8家,牛、羊、生猪等牲畜存栏量22572头只,受益村民5440人。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意大利徒步旅行家维娜打卡天水麦 视频 | 北京大美生生少年研学团在 天水在线视频 | 超City!令牌美好 北京大美生生“寻根问祖”少年研 视频 | 网络达人打卡陇东南旅游环 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天水演 天水在线视频 | 秦州区第十二届主 天水在线视频 | 文明家乡我来说! 天水在线视频 | 跟着刀郞《西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