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1月4日讯(记者 李欣 高世飞)农村综合改革是解决制约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秦州区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建设,围绕健全完善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内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构筑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格局,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区域试验是孵化农作物新品种非常关键的一环。为高质量完成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秦州区在平南镇王坡村选取试验田,采取“科研机构+试验基地+种业公司+村集体股份经济组织”模式,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科院、市农科所等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建设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基地,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种业公司增收、社会化托管经营、村集体经济壮大的目标。
“主要以兰天系列和中梁系列,还有天选系列三大系列指导育优良小麦种子。这儿的小麦面积是300多亩,是9月23日种的,目前来说,生长情况还比较可以。”天水旺泽泉种业有限公司监事郭晓东说。

水渠作为农田灌溉的重要设施,对于农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试验田项目现场,一条“三面光”水渠宛如条条银带,依田延伸。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分两年实施,引进油菜试验品种46个,小麦试验品种74个,设置了观察试验、评比试验、生产试验等区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基地。
“配套的是排水渠还有监测点,水渠修好了1000多米,正在进行施工抢修,按土冻之前争取完成,培育目的主要是推广繁殖,保障天水地区粮食的生产。”天水旺泽泉种业有限公司监事郭晓东说。

小项目发挥大作用。王坡村主干道路之前是水泥路,路面存在破损坑洼的情况,影响村民日常出行。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建设中,在村庄路面铺设了沥青,路面质量有很大的提高,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同时,村上采用“村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指导,依托秦州区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对食里香醋厂进行改造升级。
“现在已经完成了90%左右,剩余的正在实施,这些项目的实施,对王坡村和美乡村建设有很大的帮助。道路硬化了,水渠也畅通了,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同时也带动周边的群众以产增收,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很大的帮助。”平南镇王坡村村文书邢辅周说。

如今,走进平南镇王坡村,农田错落有致,小河环绕,村庄周边满眼尽是诗意田园的美丽乡村画卷。依托多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的实施,王坡村还对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进行改造,改善基础设施、规范村级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村级阵地“提档升级”、为民服务的“务实高效”,真正将村阵地建成了“村民平时爱来、有事就来、遇事能办”的基层服务阵地。
“我们的村阵地也刷了,以前比较破旧,现在把门窗换了,外面用玻璃包了,顶子也吊了,墙、地砖也铺设了,提升以后,改变了村上的面貌,为来办事的群众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平南镇王坡村村文书邢辅周说。

2023年,秦州区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以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建设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