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0月29日讯 近年来,太京镇全面推动河湖治理管理和保护从藉河向小微水体延伸,持续厚植优良水生态本底,以河长护河“起笔”、系统治理“着墨”、创新赋能“落纸”,致力绘就一幅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美丽幸福河湖“新画卷”。

起笔于“先”,勾勒出幸福河湖的骨架线条。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太京镇构建“两级河长”组织体系,镇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镇级总河长,统筹安排5名镇级副河长既挂帅担当又出征作为,深入河道一线察看责任流域情况,逐个锁定破坏水生态“老大难”问题,积极协调解决5个突出水环境问题。全镇26名村级河长作为河道直接责任人,主动跨前、包河包段,精准开展河道巡查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置,实现了“条条河道有人巡,段段河道有人护”。截至目前,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473次,发现上报解决问题20余个,巡河率及问题整改率均达100%。同时,积极探索“多方治河”模式,联合水务、环保、公安等职能部门力量,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河湖“四乱”、污水乱排乱放等现象督查,定格问题点位,建立整治台账;并联合公益环保组织力量,构建“民间河长+媒体+群众+志愿者”社会监督机制,做强做实治水“神经末梢”。

着墨于“精”,描摹出幸福河湖的工笔纹理。太京镇紧紧围绕河长制“六大任务”,坚持“先治污、后提升、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原则,统筹推进全镇水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多措并举、持续用力,不断提升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着力破顽疾,常态化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消黑除劣、“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当年累计完成56公里河渠清淤及20余处河湖“四乱”问题整治。着力治痛点,当年整治问题入河排污口1个,2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等。着力补短板,当年启动沿河川道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纸于“新”,渲染出幸福河湖的山水意境。太京镇创新构建河长制“N+”工作模式,不断推动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高质量建设人水和谐、惠及民生的幸福河湖。把好党建引领“方向盘”,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河长制工作中的带动作用,以党员带动广大群众和企业开展基层自治,成功打造26村“党建+河长制”工作模式,有力有效管控乡村各类污染源。用好网格员“微力量”,21名网格员及巡逻队员担任“微河长”,全面协助村级河长做好责任河段的日常巡查和问题反馈,组建“护河瞭望哨”护河志愿队,进一步延伸了河湖管理的“触角”,促使河湖管护更加精准有效。打造智慧河湖“新高地”,利用无人机、监控设备等“智慧”方式协同治理水环境问题,不断提升智慧水务监管体系建设水平,区域内水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推动水生态价值转化为品牌价值,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底色更浓、成色更足。(供稿 太京镇)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