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秦州:深耕精神沃土 浇灌文明之花 让新时代文明风尚处处绽放(图)
(2024/10/15 19:03:34)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0月15日讯(记者  刘武锋 李妍)文明化雨,润物无声。对一座城市而言,文明是最好的标签、最美的底色,也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擦亮文明底色、塑造城市之魂?近年来,秦州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提高思想认识,凝聚社会正能量,倡导时代新风尚,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养,为“建设美丽新秦州,打造区域中心城市”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一谢种地国家补钱,二谢饮水直通到院,三谢用电安全方便......”金秋十月,在胡家窑村党史馆内,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秧歌队”,盛装演出歌谣《十谢党恩》,充满深情的唱词,富有地方特色的曲调,在恬静安逸的小村庄上空飘扬。村民们身穿喜庆的服装,手舞彩扇,用扭秧歌、唱歌谣的形式把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恩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真切质朴。

  “我们村上现在这种民间自发的娱乐活动非常丰富,闲暇时间,逢年过节,我们就唱个社火、唱个秦腔,我也参与里面。”平南镇孙集村胡家窑自然村村民胡国军说。

  “建设了一个文化广场,还有一个农耕文化广场,我们也有农家书屋,还有老人幸福院。逢年过节、农闲时候,村民自发组织社火、秦腔,还有广场舞。我们孙集村有四个自然村,一般参与文化活动的有两百多人,村民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平南镇孙集村党支部书记胡利军说。

  距市区约7公里的中梁镇杨家山村是“省级文明村”。移风易俗,村约先行。近几年来,杨家山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习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用文明新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移风易俗方面我们村上现在做得非常好,比如说没有高价彩礼。我们村上家庭特别和睦,邻里关系非常好,都是孝敬父母、关爱孩子,每家每户的卫生都打扫得特别干净,巷道扫得干干净净,村庄卫生也特别整洁。”中梁镇杨家山村村民赵会珍说。

  “我们杨家山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利用大喇叭和电子屏,向村民大力宣传。引导村民改变思想,由村‘两委’牵头村民代表共同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章程,每逢红白喜事,都由红白理事会介入,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中梁镇杨家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宝才说。

  村落干净整洁,各色鲜花三季常开,民房小院错落有致,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党建长廊、文化长廊、休闲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幅生态优美的美好画卷正在秦州大地徐徐展开。近年来,秦州区以文明实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通过“大喇叭”“板凳会”“技能培训会”等形式,全面宣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正让党的最新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组建了理论宣讲队伍,不定期地上门对村民进行家风家训的宣讲,也选定了两名‘宣讲名嘴’,不定期地在文化长廊组织群众进行宣讲。通过近年来不断努力和坚持,邻里关系比较和睦,年轻人也能孝敬老人。”中梁镇金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小军说。

  文明,展示着一座城市的生活方式,更展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作为省级文明单位,始终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弘扬“东莱精神”,组织各职能部门派出所“进社区、进村、进学校、进单位”,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建立警营文化长廊、法治长廊,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典型贯穿于创建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民辅警强化文明意识,树立文明风尚。

  “定期组织民警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等,提高民警的思想认识和文明素养。进一步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每一次执法活动都公正、文明、规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环节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注重单位内部文化建设,全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政委刘四海说。

  “各种设备比较全,服务人员的态度也比较好,一次性就办成功了,办证也比较快。我问了是要过来拿证还是邮寄,两种选择都比较方便,整体还是比较好的。”市民刘云说。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为市级文明家庭的哈志杰和马琰夫妇二人自结婚以来始终发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的开展,对倡导社会文明、促进文明程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全区共评选区级秦州好人20人,新时代好少年20人,镇、街道评选道德模范、“好儿媳”“好公婆”等各类先进典型538人,“五星级文明户”230户,文明家庭115户,最美庭院80家。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2016年婆婆的病情复发做了一次比较大的手术,身体情况一下特别不好,基本上就是一个卧床的状态,这中间一直到婆婆去世,七年时间,我们两个基本上是轮流倒班照顾老人,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级文明家庭称号获得者马琰说。

  截至目前,秦州区已打造杨家寺镇“幸福食堂”、中梁镇“家风家训永流传”、东关街道“四点半课堂”、区教育局“护学岗”等文明实践品牌24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4个、实践站538个,着重在6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28个,建立实践基地11个。注册志愿者11.5万人,建立志愿服务队537支,志愿者91145人,录入服务时长735137小时,惠及群众50.2万余人,服务群众满意度达100%。秦州区将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持续打造文明品牌,不断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视频 | 麦积区“万人大合唱”唱响 视频 |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嘉德·天 超燃!麦积区上万群众唱响《大中 超燃!麦积区上万群众唱响《歌唱 视频 | 麦积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 天水在线视频 | 我在天水花舞南山 视频 | 秦州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 视频 | 麦积区马跑泉市政广场万人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天水会展中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