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9月23日讯(记者 刘武锋 李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眼下,正是冬小麦播种时期。连日来,秦州区各镇抢抓土壤墒情和天气晴好有利时机,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开展32.3万亩冬小麦播种工作,为明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杨家寺镇王赵村小麦种植基地,旋耕机、小麦播种施肥一体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声,一粒粒饱满的麦种和优质的肥料播进土壤里。整地、施肥、播种,整个过程紧凑有序,现场一派繁忙的秋播景象。
“我们秋播小麦是根据白露,以白露前后相差十天,是秋播小麦的最佳时节。今天是秋播的第三天,播种了180亩,平均一天能种50亩、60亩,这300亩正常种5天。”秦州区泽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小斌说。

泽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杨家寺镇王赵村共流转土地800余亩,用于种植小麦、油菜、玉米等粮油作物。自2022年合作社使用播种施肥一体机以来,极大地提高了秋播效率、降低了种粮成本,同时还保证了播种质量。
“相比以前人轻松多了,以前要8到10个人播种,最多的一回叫了12个人,去年机播到今年机播,机播出苗率基本上匀,又节约种子,产量比人撒的每亩多提升100斤。”秦州区泽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小斌说。

在杨家寺镇士子村冬小麦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湾连着一湾的地块十分平整,山顶早先播种的小麦已经破土而出。秦远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吴继春告诉记者,为了抢墒晴好天气,便于区域的小麦同一时间成熟,今年,合作社利用无人机施肥、撒种,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300亩小麦的播种。
“去年测产亩产达到1100斤左右,去年是机播,机播作业的好处是通风,肥料集中,比人工撒地要好很多,种植深浅机播一般是4厘米到6厘米左右就合适。今年的小麦是从9月16日开始施肥,两台无人机撒肥料,从撒化肥到种植,300亩左右,不到三天。”秦州区秦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继春说。

为全面完成今年冬小麦种植任务,打好来年粮食丰收基础,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秦州区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良种选用、配方施肥、精量播种技术等环节指导农户,科学播种,提高种植效率。
“今年播种的品种是‘兰天196号’,这个品种好,是个优良品种。农业局给我们提供配方肥,包括给我们发放的有机肥、无机肥。”秦州区梨树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郭海军说。

“我们农业局专门印发了秋播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种植大户、各镇,科学管理、科学种植。对有些示范点进行了良种补贴,政府采购了一部分‘兰天36号’‘兰天44号’,还有部分兰天良种进行补贴,从肥料上再对示范点进行有机肥、无机肥的补贴,还准备采购一部分播种、机施肥机,给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补贴,鼓励他们种成粮、种好粮,增加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种粮的效益。”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杨建太说。

秋播开展以来,秦州区积极发挥机械化种植效率,加强科学指导管理,多措并举确保农田增粮、农民增收。目前,全区已完成冬小麦播种12万亩,占总面积的40%。据了解,今年,全区计划播种冬小麦32.3万亩,完成1000亩示范点12个、500亩示范点30个。
“我们今年引进了适合于丘陵山区种植的这一种两米宽,十二个播行的播种机。我们还在施肥上施行氮磷配方施肥,重施磷肥,以磷调水。从种植上施行药剂拌种,计划今年达到32万亩。如果天气没有影响的话,到国庆节前,全区的32.3万亩基本上就完成了。”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杨建太说。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