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融媒体中心8月16日讯(记者 刘武锋 李妍)看似不起眼的小艾草,却蕴藏着极大的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齐寿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艾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系列艾草产品高附加值,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齐寿镇张赵村古丰艾草种植基地生产车间,浓郁的艾香味沁人心脾,工人在忙碌着打包装箱、卷艾条.......厂房里、货架上整整齐齐摆满了加工好的艾草成品。今年30岁的廖集村村民曹立英,一年前就在该厂打工。
“我干的是包装,环境也挺好,在凉棚下,热了有空调。一个月基本能拿2000多元,现在厂里工作的大概8、9人。”齐寿镇廖集村村民曹立英说。
“带动周边的闲散劳动力和留守妇女将近200人,2022年至2023年人力花费总共达100多万元。”天水古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说。

艾草,在我国有着3000余年的应用历史,由于在保健和医疗方面用途广泛、用量极大,自古以来就被中医誉为“百草之王”。眼下,正是古丰公司艾草种植基地1300余亩艾草收获的第二茬,一株株艾草青翠浓密、长势旺盛,村民正抢抓晴朗天气收割,到处是整齐摆放的艾草堆。
“从春季摘艾草一直干到现在,这个活比较适合我们年龄大的人,有一定的劳动带动,地也不荒了,艾草厂效益高,我们的工资也能涨一些。”齐寿镇张赵村村民赵兴补说。
“每亩地一年通过两到三茬的收割,可以达到1吨左右。我们目前种植面积是1300亩,引进的是河南南阳的大叶艾,它所有的绒是从叶子上提取,相对于野生艾产量比较高。”天水古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说。


据了解,2021年,齐寿镇引进天水古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艾草,通过两年的发展,全镇已在张赵、廖集、柳沟、肖崖四村发展艾草1300余亩,建成了1300多平方米的深加工车间,引进了80万元的深加工设备,年产纯艾绒300多吨,产值在300万元左右。目前,公司生产艾条、艾绒、艾枕等系列保健用品。
“下一步,我们将把周边的闲散土地继续流转,扩种,引导百姓种植,我们公司来收购,以便于发展产业。再加上我们齐寿‘天然氧吧’,我们公司在种植与深加工的同时,进行康养项目,将艾草产业链更好地发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制造出我们秦州的代表品牌。”天水古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说。

古丰农业是齐寿镇近年来产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齐寿镇结合撂荒地整治等措施,建成适宜区域环境和产业发展的集艾草种植、收购储藏、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艾草产业园,这些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