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三夏看秦州】亩产571.26公斤! 秦州区山地种植冬小麦丰产丰收(图)
(2024/7/6 12:43:46)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7月6日讯 (记者 李鑫 刘武锋)沃野麦飘香,满地铺金黄。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朝辉、洛阳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杨子光、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常磊、市种子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秦州区山地种植的冬小麦品种兰天36号进行现场实收测产。通过测产,兰天36号冬小麦亩产达571.26公斤。

  测产专家组来到位于杨家寺镇士子村的秦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察看了该合作社种植的260亩小麦长势后,依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相关标准 对这里的小麦进行测产。专家组随机选取了一块麦田,通过现场收割机清仓、丈量田块、机收脱粒、称重、籽粒水分测定、去除杂质等环节步骤,测出采样地块小麦平均亩产为571.26公斤。

  “对于甘肃山区干旱的农田来说,这个产量已经是非常高了,所以说种子好,加基层人员的精心指导,再经过种植大户的悉心努力,实现了小麦丰产和高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朝辉说。

  “兰天36号,今年是产量最好的一年,今年的产量是每亩1100多斤。这个品种很好,农业局这几年大力支持,品种、技术都是农业局指导的。”秦州区秦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继春说。

  小麦测产不仅是为了掌握小麦产量,更重要的是根据测产结果,可以探索总结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播期、管理方式等,为今后优化小麦种植模式、推广优质小麦品种和丰产丰收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专家组认为,实收测产面积大,成方连片,测产结果具有普遍代表性,是“从专家产量到大田产量”转化的典型。同时,专家组对秦州区小麦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期待。

  “今后针对这个品种,提高它单产的提升空间还是比较大,要从规范化播种、科学施肥,还有返青期后期的管理,包括冬季的施肥要跟上。还有如果做好小麦生产后期的一喷三防,这个品种还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它的产量水平,也可以提高到每亩700公斤以上。”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鲁清林说。

  下一步,秦州区将持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总战略,聚焦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聚焦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加强良种、良田、良法、良机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食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

  “我们今天和专家教授交流,吸取先进经验,力争今年秋播开始,咱们把好的做法、好的经验都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中,使我们的小麦增产做得更好。”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杨建太说。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伏羲广场上万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伏羲广场上万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伏羲广场上万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欢迎你》词 天水在线视频|伏羲大典配套活动 天水在线视频|伏羲大典配套活动 天水伏羲广场上演打铁花,上万人 2024(甲辰)年公祭伏羲大典配套 2024(甲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