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6月18日讯(记者 杨文慧)今年以来,牡丹镇大柳树村以打造和美乡村为抓手,在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明乡风培育等方面多点发力,成效显著。今天的大柳树村展现出乡村新气象,焕发出新活力。
行走于大柳树村,道路干净整洁,路旁花开正艳,墙壁上的家风家训标语格外醒目,文明乡风的氛围十分浓厚。村庄“颜值”“气质”双提升,一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家家户户争创‘美丽庭院’,我们村的户厕改造基本上是全覆盖。”牡丹镇大柳树村驻村干部周乾坤说。

大柳树村在不断美化村容村貌的同时,大力发展以规模化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依托马家川农业产业园,建成钢构蔬菜大棚600余座。山坡地采取“大户承包+农户自建”模式,种植花椒、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果1750亩。目前,500亩花椒已全面结果。
“面积一共是500余亩,这一湾有200余亩,椒树有30000余苗,两年前嫁接了一下,平时务工经常保持20多个人,收入还可以,可能要卖好十几万元。”秦州区椒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给喜说。

近年来,大柳树村立足村情实际,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村上建成了农耕文化记忆馆一座,绘制文化长廊2000余平方米。同时,村上多形式开展“最美家庭”“天水好人”等文明创建活动,评选“美丽庭院”12户、星级文明户15户、好儿媳6人、好公婆6人,通过塑造乡村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不管从哪方面讲都有所提高,比如人居环境、绿化,都搞得很好。我们镇上建起的养老服务中心,都是为了老年人的生活,活动都搞得好。”牡丹镇大柳树村村民刘仓佰说。
“我们建立农耕文化记忆馆,是为了留存咱们村传统和村上的大事件、姓氏家谱等,把老一辈用过的老物件、旧农具、旧字画都集中起来,让我们下一辈作为历史记忆,留住乡愁,传承乡村文化历史。”牡丹镇大柳树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宋平说。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