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笃行展宏图 区域发展谱新篇(十一)
——2023年秦州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月26日讯 承风华之正韵,聚同心以共济。2023年,秦州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自觉践行新的文化使命,在理论武装中明方向,在舆论引导中正导向,在文化传承中强信心,在价值引领中聚合力,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高擎思想旗帜 理论武装不断加强
——深化主题教育,掀起学习热潮。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集体学习1400多场次、专题研讨500多场次,各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6276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推进理论阐释,成效不断显现。制定《全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工作方案》,组建区委宣讲团、讲师团开展集中宣讲335场次,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入各自领域宣讲2100多场次,推动理论宣讲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加强社科理论工作,组织《以伏羲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等课题研究,推荐优秀成果参评全省社会理论资助项目,不断提升全区社科工作水平。
——创新宣传方式,不断入脑入心。持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深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出台进一步构建大宣传格局,深化宣传教育工作相关文件,加强正面宣传与主题策划,坚持重大战略及时宣传,重要部署持续宣传,重点工作深入宣传,重大活动突出宣传,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二十大 踔厉奋发开新局”“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等27个专栏专题报道,播发推送新闻稿件33836篇,持续弘扬主旋律。

坚持传承创新 文化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传承创新,促进融合发展。紧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突出“羲皇故里”名片,深入挖掘秦州文化资源禀赋,制定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和台账,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17项。成立伏羲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专班,围绕伏羲文化符号制作推出雕漆盘、茶杯、竹编等六大类文创产品,推动地域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开发“文化+旅游”“康养+旅游”“农业+旅游”等多种旅游业态,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加强文艺创作,激扬时代风采。积极开展“探源秦州文化脉络”创作工程,成功举办中国摄影名家走进“羲皇故里·多彩秦州”摄影创作活动,推出了《天水市秦州区文学作品选(散文卷)》以及《青山隐》《时光简书》等多部文学著作,4部作品获得市级文艺扶持项目资助,10余幅书画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书法美术作品展,2人加入国家级作家协会,3人加入省级文艺家协会。
——丰富文化生活,浸润百姓心田。推进“书香秦州”建设,推进图书馆镇、村分馆建设,深入开展“书香陇原”秦州区全民阅读活动,为群众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完成平南镇、中梁镇等文化广场和藉口镇半坡村等文化舞台维修改造建设,不断改善农村文化基础条件。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提振发展信心 精神力量充分凝聚
——聚焦主题主线,讲好秦州故事。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工作,精心策划重点宣传议题,邀请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采访团赴我区采访13批次,中央媒体刊发涉秦州报道873篇,省级及以上媒体宣传秦州新闻报道1900多篇。发挥区融媒体矩阵作用,深度展示本土风采,制作、发布短视频2500余个,专题片、公益广告80余部,全年推送各类融媒产品达4万余条,阅读量突破40亿次。
——活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和“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网络中国节”“网络文明宣传月”等系列活动,组织实施全民国防教育宣传、宪法宣传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做好社会宣传。突出秦州形象宣传,精心组织“中国十大魅力打卡之城——天水”“点赞中国城——为家乡天水点赞”、电信杯“最美秦州”文化旅游短视频创意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秦州知名度和影响力。
——严格依法治理,清朗网络空间。持续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整治网络‘三俗’及虚假信息”专项行动,举报处置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2784条,约谈教育低俗主播29人、散布谣言信息主播4人。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政拘留6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人,网上违法违规内容和突出问题乱象得到有效治理。

深化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扎实推进
——全民广泛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开展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和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交通秩序整治、城市违建“清零”、工地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打造清洁市容环境。持续推进“包街包巷包小区”志愿服务,带动约3.5万名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开展环境整治、文明交通、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十大创建”行动和“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等公益宣传,着力营造全民共创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
——丰富基层活动,推进文明实践。突出传播党的科学理论,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名嘴”理论宣讲9200余场。组织开展“学雷锋·我行动”“陇韵粽香·美德润家”“暖冬行动”等文明实践活动9678场次,皂郊镇“围炉煮茶话新风”、藉口镇集“愿”送“技”提本领等品牌项目示范带动效应凸显。积极融入甘肃文明实践线上平台,采取“五单”志愿服务模式,群众线上点单1799次,满意度达100%,将文明实践通过云平台送到群众身边,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
——提升创建水平,弘扬时代新风。深化“德润陇原”道德实践活动,推进治理高价彩礼行动,破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创建,对第一至十五批55家省级文明单位组织全面复查,推荐2所学校创建第四届省级文明校园、22个单位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镇、村、社区、校园),督促区内未创建单位积极创建区级文明单位,不断提升创建规模和档次。
更上高楼望江水,再扬征帆趁顺风。2024年,秦州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紧抓“七个着力”要求,强化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化传承和价值引领,推动守正创新,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供稿:区委宣传部 图片: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